新闻动态
- 2023-04-284月27日下午,在“中欧陆家嘴金融50人论坛 · 2023春季峰会”上,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正式发布《离岸金融研究报告:发展模式、借鉴启示与上海探索》报告。该报告建议开辟上海离岸股票市场,可设立股权融资的“临港离岸板块”,打造更低上市(或挂牌)门槛、区内和境外非居民可以参与的证券交易所。 什么类型的公司可以在该板块上市?交易机制和投资者等方面有什么建议?峰会间隙,证券时报记者专访了中欧陆家嘴金融50人论坛(CLF50)首席专家、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与会计学教授赵欣舸。 赵欣舸建议给予临港离岸板块上市公司更大的包容性,上市门槛方面,可根据不同类型企业…
- 2023-04-284月27日,中欧陆家嘴金融50人论坛 · 2023春季峰会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近几年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速度很快,可以从近十年OECD服务贸易限制指数(STRI)指数中体现。”世福资本(中国-中东欧基金)副董事长兼总裁、中东欧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飞认为,我国金融市场开放还有空间,金融开放是大势所趋。 陈飞表示,未来世界多极化、去中心化趋势愈发确定,在此背景下,在金融持续开放进程中,需要寻找到开放节奏和金融安全之间的平衡,抵御外来金融危机的冲击。 作为一支专注于投资中东欧地区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陈飞感受到了近十几年中资企业在海外的投资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壁垒越来越严重…
- 2023-04-284月27日,中欧陆家嘴金融50人论坛·2023春季峰会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上海北外滩金融研究院院长何佳在会上表示,当前在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叠加的情况下,处理好金融开放和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显得至关重要。 “中国金融体系是一个不稳定的体系,中国金融稳定本质上是在不稳定的体系上如何加强稳定性控制问题。”何佳分析指出:一方面,中国改革最大特点就是渐进性改革,“渐进型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随着改革不断深化,涉及到产权私有化、资本参加分配等新问题,一开始很难有整体规划,渐进性改革体现了改革的局部性”。另一方面,金融问题带有全局性,“因为资金是快速流动的,一按键钱就出去了”。…
- 2023-04-28活动现场 近期国际金融动荡,新问题、新状况带来了新挑战。为回应各界关切,并提供智库新观察、新思考,2023年4月27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联合陆家嘴金融城、上海证券报、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上海资产管理协会、中欧校友总会等机构共同主办“中欧陆家嘴金融50人论坛·2023春季峰会”。峰会主题为:全球资源配置、流动性危机与金融风险管理。 CLF50联席主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理事长汪泓发表致辞演讲 CLF50联席主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理事长汪泓在致辞演讲中表示,当前流动性危机充斥全球市场,虽尚未…
- 2023-04-284月27日,中欧陆家嘴金融50人论坛 · 2023春季峰会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金融安全和金融开放,就像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安永大中华区中国金融改革工作组主管合伙人江海峰在会上表示,未来的金融开放进程要稳步前进,要坚定地拥抱金融开放,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 江海峰认为,中国金融开放已经进入3.0版本。1.0版本是中国加入WTO,2.0版本是从2017年开始中国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券商、资管、保险各个行业进一步放宽了相关的市场准入。3.0版本则是从“十四五”规划开始,金融开放程度较此前更高。 在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方面,他建议,引进外资并在发展过程中给予一定政策上的扶持。“可以借助外资引进他…
- 2023-04-284月27日,中欧陆家嘴金融50人论坛·2023春季峰会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怎么形成“金融-科创-产业”的良性循环,怎么形成多层次市场体系助力科创企业或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开源证券副总裁、研究所所长孙金钜给出了四方面的建言:“一是提升整个资本市场覆盖面和精准度,增强整个多层资本市场多层支持体系。二是以全面注册制为抓手,增强资本市场完备性和包容性。完备性和包容性包括从IPO、并购重组以及退市资本市场制度,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三是对科技类企业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形成绿色直接融资通道。四是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或产业资本加大对科创企业投资力度,同时畅通股权类基金、创投类基金进入和退出的渠道。” 全面注册制是提…
- 2023-04-284月27日,中欧陆家嘴金融50人论坛 · 2023春季峰会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怎样才能保障金融中心走向全球化?“个体金融机构风险及时出清、少发生或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坚决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上海市法学会金融法研究会会长、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吴弘在会上提出了对上海建设金融风险管理中心的理解。 “金融是一个高风险市场、产业,国际金融中心不仅涉及资金融通、机构集聚、人才集聚,也是风险集散中心。”吴弘认为,金融中心跟风险管理中心有着内在联系,建设金融中心必然要建风险管理中心,“金融中心往往是金融风险的首发地、多发地”。 吴弘分析认为,上海是系统性金融机构最集中的地方,中国金融基础设施大部分…
- 2023-04-28切实提升我国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着力提高价格影响力和话语权,必须以施行期货和衍生品法为抓手,真正“脱虚向实、由浅入深、深化变革、做优市场、做强机构、全球定位”来完善和建设市场。 4月27日,中欧陆家嘴金融50人论坛 · 2023春季峰会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中国期货业协会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期货交易所原监事长陆文山在会上表示,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中愈加增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市场功能如何更加有效的体现和发挥,已是各界的共同期盼。学会风险管理,建设风险管理中心,既重要,更迫切。 一方面,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已是国际市场大宗商品的最大需求国和最大生产国,…
- 2023-04-284月27日,中欧陆家嘴金融50人论坛·2023春季峰会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峰会上,上海大学法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原副院长文学国谈及建立金融风险管理中心的目标和具体路径。文学国建议,应该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一是风险管理和深化金融开放的关系。文学国认为,当前许多风险往往来自于国际金融市场风险传导,在信息化社会,风险传导非常快,在金融开放的同时,有效应对国际金融风险传导是一个现实课题。 二是金融风险管理和金融科技发展的关系。文学国认为,金融科技发展速度非常迅猛,几乎所有金融机构都用现代科技进行资产管理和交易,其中蕴含的风险不容小觑。 三是地方金融监管和中央金融监管的关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