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缓慢且不均衡,经济增长仍遭遇多重风险挑战,国际金融市场不确定性持续。深度交融的世界经济体呼唤各区域市场加强金融开放与合作,推动解决各国发展普遍面临的问题,共同迈向更可持续、富有韧性的未来。作为2024陆家嘴论坛学术支持单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于6月20日下午联合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中国-中东欧基金、交银金租、上海证券报社共同主办“2024陆家嘴论坛专场活动暨中欧国际金融圆桌研讨会·CLF50夏季会议”,汇聚20位金融业界及学界专家代表,共同探讨“多重挑战下的全球经济金融开放与合作”议题。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理事长汪泓致辞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理事长汪泓在致辞中表示,面对国际环境趋于复杂的挑战,唯有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才能以“金融活水”浇灌新质生产力,从而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增长。她认为,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实现路径在于通过金融高质量发展解决全球经贸难题。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高水平金融引领对标高标准经贸规则,促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金融机构通过积极对接CPTPP、DEPA等国际经贸规则,可以更好地为企业提供跨境贸易融资、投资和支付结算等服务。二是通过绿色金融的制度创新和激励,进一步加速全球绿色转型步伐,提升对外绿色合作能级。创新绿色金融制度和市场激励机制,可以吸引更多资本投向绿色产业,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促进全球绿色合作。三是数字金融创新与治理为全球经贸发展提供新的路径和解决方案。大力发展数字金融,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普惠性,促进金融市场透明度和安全性,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促进金融监管的智能化和有效性以及推动金融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欧方院长杜道明(Dominique Turpin)致辞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欧方院长杜道明(Dominique Turpin)在致辞演讲中指出,数字化转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AI)已成为金融行业的关键议题。新冠疫情加速了数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重塑了行业格局,并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数字金融和生成式AI在提高金融普惠性,促进效率提升和创新发展的同时,也为行业发展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例如,手机银行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已经显著改变了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他强调,政府和监管机构需协调一致,建立一个既能鼓励创新,又不会牺牲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框架以加强监管,确保新技术有益于全球经济增长。金融科技机构对传统银行业务模式的调整,以及健康竞争的促进同样重要。我们必须在发展中找到平衡,确保技术迭代带来的风险得到妥善管理。相信通过拥抱数字化转型、优先发展可持续性项目、加强国际合作,并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我们可以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合作和富有韧性的全球经济。
交通银行首席专家,交银金租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斌致辞
交通银行首席专家,交银金租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斌在致辞演讲中认为,国际开放与合作是不可逆转的大势所趋,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血脉和经贸联结的纽带将持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一是金融在全球绿色合作中大有可为。2022年6月,中欧等经济体共同发布了《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为国际绿色金融市场标准的统一树立了合作典范。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的签订,以及各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绿色金融正在迅速发展且变得日益重要。中国目前也正在从全球绿色浪潮的积极参与者,逐步转变为引领者。二是金融在全球经贸合作中大有可为。当前,全球贸易持续回暖,海运市场维持高景气度,集装箱运价迎来新一轮上涨,航运金融发挥着有效支撑作用。三是金融在全球科技合作中大有可为。技术创新转化为经济增长,需要大量且长期的资本支持。高科技领域创新更加精细、专业,也更为复杂,这对金融国际合作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科技也在推动金融业发生数字化变革,如数字人民币、数字银行、智能投顾、智能风险评估等新业态层出不穷。
上海证券报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国标致辞
上海证券报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国标在致辞中提到,无论是一个组织、一座城市还是一个经济体,开放是保持生机活力、避免能量衰减的必由之路。这符合物理学的第一定律——熵增定律。海不拒细流故而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故而成其高。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上海融合了江南文化、红色文化和海派文化,海派文化的核心就是开放。“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彰显的也是开放和包容。31.78平方公里的陆家嘴金融城集聚了4.5万家金融机构和各类企业、50多万从业人员,其中就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保险交易所等12家国家级、国际化的要素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从阡陌交通的农村到高楼林立、生机勃勃的现代新城,从人迹罕至的乡下到万商云集、近悦远来的繁华都市,是开放和创新为陆家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能。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前进方向,也是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成功标志。人类需要交往沟通,经济需要交易合作,文明需要交流互鉴。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发表主旨演讲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做了题为“人工智能在信贷风险管理领域的运用”的主题报告。他强调,银行的风控能力决定了资产的边界、转型的空间和发展的潜力,而风险管理的有效半径则取决于数据能力和半径。金融业是数据行业,依赖数据以决策,银行通过大模型,可以实现风险甄别、风险定价、风险监测、风险处置,实现资产转化和有效配置。而数据资源利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他建议,银行要建立核心客户与上下游客户的链式关系,继而再平行、横向、串联、并联起千万个供应链,形成纵横交错、彼此勾连的供应链立体方阵,通过大模型及大数据分析,形成客户状况的全景视图。将人工智能识别风险的作用,与商业银行的传统优势、经验、专业团队和现场调查等人工风险识别方式结合起来,线下与线上相互佐证,才能真正为信贷风险控制赋能。同时指出,人工智能在信贷风险管理领域的落地,也面临巨大的机遇和风险:一方面是数据及生成内容的可信度及精确性、人工智能的复杂性或数据不足而导致的偏差或贷款歧视等风险;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终究会推动更有效的信贷风险管理,并彻底革新风险管理的操作模式,真正改变金融业的风险管理现状。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益平发表主旨演讲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益平分享了关于“金融开放的几个思路”。他认为,金融强国的概念涉及多个维度,其中高效、稳健和具有国际影响力是核心要素。一个强大的金融系统不仅要能有效支持实体经济,还要保持风险可控。金融强国必须在全球金融领域发挥显著的影响力,金融开放与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通过审慎的政策调整和创新的国际合作模式,我们有信心在保障金融安全的同时,实现金融强国的目标。他指出,金融政策的调整旨在平衡效率与稳定,同时确保国家安全和金融安全。在资本项目开放方面,我们采取了更为审慎的态度,以避免潜在的市场波动和金融风险。在新的国际金融环境下,我国金融政策的调整是合理且必要的。政策调整应始终以提高效率、控制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为目标。在资本项目尚未完全放开的背景下,我们仍需探索如何提升金融国际影响力。首先,我们可以在确保金融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推进资本项目的开放。其次,尽管人民币尚未完全国际化,但我们可以通过离岸市场和货币互换等手段,推动人民币的国际使用。同时,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全球最大的人民币资产交易市场。最后,面对国内产能过剩的挑战,可以考虑设计“全球南方绿色发展计划”,通过金融产品和工具走出去,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绿色转型,同时为国内产能找到新的市场。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高级学术顾问盛松成发表主旨演讲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高级学术顾问盛松成以“我国货币财政政策协调配合及未来发展”为题,分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货币政策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第二,降准是目前我国货币政策配合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第三,政府债券是央行流动性支持工具的主要抵押品;第四,央行买卖国债将逐步成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工具之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他认为,这里关于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主要是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其中货币政策可能会占更大的篇幅。预计未来较长时期,我国宏观调控将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予以配合。他表示,央行买卖国债将逐步成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工具之一。这个过程整体是渐进式的。一方面,国债的发行节奏、期限、票面利率等都涉及货币政策的有关操作,因此对国债发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央行买卖国债成为常规操作对货币政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操作频率、规模,央行持有国债的剩余到期时间,更重要的是国债定价变化对市场其他资产价格的影响等。
圆桌研讨I 左起:刘功润、徐高、大田原广(Hiroshi Ohtahara)、马荣光(Didier Magloire)、李林懋、冯兴科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中欧陆家嘴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刘功润担任第一个圆桌主持,与瑞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大田原广(Hiroshi Ohtahara),澳新银行中国和亚洲区首席风险官马荣光(Didier Magloire),上海英国商会执行委员会委员、泰晤投资(香港)总裁李林懋,中银国际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徐高,世界金融论坛秘书长、金砖国家与全球治理智库主任冯兴科围绕“金融制度型开放中的市场机会与风险管理”进行了研讨交流。
大田原广认为,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进展迅速,特别是“沪港通”“债券通”“跨境理财通”大幅促进了中国资本市场与海外资本市场的相互交流。中国相关措施使得外国投资者能够更好地参与中国的股票和债券市场,同时也为中国本土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投资海外资产的机会,实现了全球多元化资产配置。
徐高结合实践表示,我国不缺耐心资本,但缺少有较高风险偏好、有容错空间的耐心资本。一方面,如果资本耐心度不够,不利于长期融资的顺利进行,不过可以通过发展耐心资本予以克服。另一方面,就算投融资双方在期限上没有差异,但若项目的风险度超过了资本的风险承受水平,则融资仍然难以实现。他建议,通过高水平金融开放来壮大有容错空间的耐心资本,从而更好增加资本对新质生产力的支持力度。
李林懋在讨论中提到金融开放为上海再保险市场带来了诸多市场机会。首先,外资准入门槛的降低和业务范围的扩大,使得外资再保险公司能够更自由地进入中国市场。这带来了国际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业务模式,还推动了再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其次,随着金融市场的多层次建设,再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多种金融工具进行资产配置和风险对冲,从而提高资金运作效率和资本回报率。这为再保险公司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利润来源。
马荣光提醒全球监管者,在推动金融创新的同时,需加强风险管理,并强调国际合作与开放的重要性。新产品开发和技术进步为金融市场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收入来源,对全球经济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但同时,监管有时难以跟上这些快速发展的步伐,这种情况在许多国家普遍存在。各国应开放思想和技术,鼓励国际合作,共同推动全球金融创新。
冯兴科认为,过去几十年的经验表明,“以开放促改革”是中国改革的宝贵经验。在金融制度型开放中,中国同样将受益于这一策略,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全球化和开放发展。人民币国际化方面,中国已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从风险小、风险可控的角度逐步开放资本项目的可兑换。上海作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应重点予以研究,建议从金砖国家和“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着手,推动这一进程。
圆桌研讨II 左起:单宏宇、张有方、黄宇、麦克·沃德(Mike Wardle)、李菁、曾大宏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助理教授单宏宇接续主持第二个圆桌研讨,与英国Z/Yen集团首席执行官麦克·沃德(Mike Wardle),中国欧盟商会金融服务工作组副主席、银行与证券工作组主席、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上海分行行长黄宇,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张有方,安永大中华区ESG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李菁,交银金租高级专家兼金融市场部总经理曾大宏共同交流“中欧可持续金融合作的现状、挑战及愿景”。
麦克·沃德认为,目前政府及市场在可持续金融层面均取得了值得称赞的成就。不同合作机制和网络通过国家政府间的合作促进了不同标准的相互协调。其中,G20国家在转型金融中承担着重要责任,中国、欧盟、美国、英国等在设定经济转型步伐方面均起到了关键作用。而由市场导向建立的目录也起到了重要补充,并有助于更好理解市场行为,实现区域可持续金融转型升级。他呼吁关注包括与国家主权挂钩的可持续金融相关债券产品,认为此类产品创新的前景值得共同期待。
黄宇指出,中欧合作是中国欧盟商会成员企业最关心的议题之一。欧洲金融机构在中国的主要目标是稳定欧洲投资者在中国的信心,推动中欧之间的贸易和双向投资。跨境金融服务是欧盟商会的特色之一,旨在促进双边贸易和双向跨境投资,主要服务于中欧跨国企业。此外,欧盟商会还积极支持中资企业出海,许多中资企业寻求欧资金融机构的服务,尤其是在欧洲市场。在可持续金融领域,中国欧盟商会支持扩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法的使用范围,以便中欧金融机构之间能有更多的合作机会,扩大合作领域。
张有方表示,欧盟地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通过欧资银行募集资金,在欧洲的可持续领域开展业务,典型的就是新能源电池产业。“中资企业正在积极推动欧洲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链的发展,欧资银行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例如在项目融资方面,我们经常与中资银行在欧洲的分支机构一起为这些中资项目安排银团贷款,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李菁从标准制定、产品发行以及科技创新就可持续金融发展发表了看法。在标准制定方面,她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中资发行人在发行绿色金融产品时主动对标《中欧共同分类目录》,实现中欧标准互认的同时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境内外负责任的投资机构;在产品发行方面,可持续金融领域除了传统的绿色债券,还包括创新性的产品如“蓝色债券”和转型债券等;在科技创新方面,未来可持续金融需要更多科技助力金融机构更快速、精准地支持绿色发展。
曾大宏分享了交银金租在中欧可持续金融合作中的最新业务实践,进一步展示了中欧共同分类目录在推动绿色金融方面的重要作用。他建议重视可持续融资产品(债券、融资)的市场调节作用,通过价格差异吸引更多投资人,促进底层资产运营者积极转型。中欧共同分类目录对推动债券市场发展、支持绿色转型、加强中欧合作,以及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理事长张维炯主持大会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理事长张维炯担任大会主持人。本场活动得到了陆家嘴金融城、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中国欧盟商会、上海英国商会的合作支持,由中欧校友金融与投资协会、中欧校友FMBA俱乐部参与协办,交通银行《新金融》期刊给予学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