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2023中欧金融与投资论坛暨CLF50年度会议上,众多学界业界专家代表共论金融供给改革与资本市场发展相关议题,为金融行业的未来发展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理事长、中欧陆家嘴金融50人论坛(CLF50)联席主席汪泓在致辞演讲中表示,上海集聚了15家金融要素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以及1700余家持牌金融机构,其中外资金融机构占比近1/3。毫无疑问,上海是金融和资本市场重镇,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在关键时期攻坚克难的重要引擎。当前,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推进高水平金融开放,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级,可谓是时代的需要,是“金融强国”的必由之路。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CLF50联席主席姜建清在致辞演讲中表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重点把握好四个“新”,即灵活而前瞻的新监管、市场深度的新探索、国际交流的新纽带和风险管理的新框架。
2023年全球金融投资增长了20%,达到500亿美金,标志着新兴技术和金融融合发展的蓬勃趋势。为此需要构建一个灵活且极具前瞻性的监管框架以适应快速变化和新兴风险。在加大市场深度方面,可以增加对可持续投资平台的投资,鼓励发行多样化的转型金融产品。在加强国际交流方面,需要推动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主要资管中心的合作协议和共享平台,加强上海指数系列研究。在风险管理方面,要从顶层设计层面,推动设立金融检察院、金融风险管理委员会等专业机构,以完善金融风险管理法治体系建设。搭建国际金融数据共享平台,以优化系统金融风险的监测体系。建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以建立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机构,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理体系。
他强调,未来需要继续推进改革,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同时注重风险防范。这不仅是一个政策的制定过程,更是一个市场和投资者共同参与的过程。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CLF50首席专家盛松成在“货币政策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助力明年经济平稳增长”的主旨演讲中表示,预计明年仍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在降准方面政策空间相对较大。
盛松成说,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加权存款准备金率为7.4%,而利率则已经处于历史低位。目前LPR已创2019年改革以来新低,可见降准的空间大于降息。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73%(上半年末为1.74%),为2010年有统计数据以来最低值;今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9万亿元,同比增长1.6%,增速较上半年末回落1.0个百分点。9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8%,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盛松成表示,我国货币政策需要考虑内外平衡,这也是我国降息比较审慎的原因之一。“两国利差及其变化趋势是决定汇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预计中美利差将进入稳定期,所以人民币可能保持温和升值态势,但升值幅度有限。”
本文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