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作为未来金融工作的主线,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哪些关键内涵?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应当如何推进?12月3日,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联合陆家嘴金融城、上海证券报、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中欧财富管理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汇付天下、全时云、东方福利网协办的“2023中欧金融与投资论坛暨CLF50年度会议”成功举办,特邀学界业界专家代表共论金融供给改革与资本市场发展相关议题,为金融行业的未来发展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理事长、CLF50联席主席汪泓致欢迎辞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理事长、中欧陆家嘴金融50人论坛(CLF50)联席主席汪泓在致辞演讲中表示,上海集聚了15家金融要素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以及1700余家持牌金融机构,其中外资金融机构占比近1/3。毫无疑问,上海是金融和资本市场重镇,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在关键时期攻坚克难的重要引擎。当前,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推进高水平金融开放,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级,可谓是时代的需要,是“金融强国”的必由之路。
在这样的背景下,汪泓认为,此次论坛聚焦于金融供给改革对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探索结构性经济亮点中的投资机会,以及家族财富传承与幸福密码等议题展开讨论具有现实意义。
汪泓表示,期待未来CLF50能凝聚高层专家智慧,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更多宝贵的政策建议和重要的智力支持。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CLF50联席主席姜建清致辞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CLF50联席主席姜建清在致辞演讲中分享了其对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的思考。他表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重点把握好四个“新”,即灵活而前瞻的新监管、市场深度的新探索、国际交流的新纽带和风险管理的新框架。
2023年全球金融投资增长了20%,达到500亿美金,标志着新兴技术和金融融合发展的蓬勃趋势。为此需要构建一个灵活且极具前瞻性的监管框架以适应快速变化和新兴风险。在加大市场深度方面,可以增加对可持续投资平台的投资,鼓励发行多样化的转型金融产品。在加强国际交流方面,需要推动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主要资管中心的合作协议和共享平台,加强上海指数系列研究。在风险管理方面,要从顶层设计层面,推动设立金融检察院、金融风险管理委员会等专业机构,以完善金融风险管理法治体系建设。搭建国际金融数据共享平台,以优化系统金融风险的监测体系。建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以建立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机构,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理体系。
他强调,未来需要继续推进改革,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同时注重风险防范。这不仅是一个政策的制定过程,更是一个市场和投资者共同参与的过程。
《2023上海金融前沿研究报告》、《欧洲区域经济研究报告2022-2023(欧盟卷)》发布合影。
(左起:陈飞、屠友富、陶昌盛、盛松成、姜建清、汪泓、胡德斌、赵欣舸、梁庆、刘功润)
在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CLF50首席专家赵欣舸的主持下,姜建清、汪泓与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陶昌盛,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高级学术顾问、中国人民银行调统司原司长盛松成,上海银行副行长胡德斌,上海市金融业联合会秘书长屠友富,上海自贸区陆家嘴管理局副局长梁庆和世福资本(中国-中东欧基金)副董事长兼总裁陈飞共同发布《2023上海金融前沿研究报告》、《欧洲区域经济研究报告2022-2023(欧盟卷)》。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CLF50首席专家盛松成发表主旨演讲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CLF50首席专家盛松成在“货币政策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助力明年经济平稳增长”的主旨演讲中表示,实现明年经济稳定增长尚需努力,预计明年仍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在降准方面政策空间相对较大。
盛松成具体阐述称,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加权存款准备金率为7.4%,而利率则已经处于历史低位。目前LPR已创2019年改革以来新低,可见降准的空间大于降息。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73%(上半年末为1.74%),为2010年有统计数据以来最低值;今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9万亿元,同比增长1.6%,增速较上半年末回落1.0个百分点。9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8%,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盛松成表示,我国货币政策需要考虑内外平衡,这也是我国降息比较审慎的原因之一。“两国利差及其变化趋势是决定汇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预计中美利差将进入稳定期,所以人民币可能保持温和升值态势,但升值幅度有限。”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中金研究院院长,CLF50核心成员彭文生发表主旨演讲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中金研究院院长、CLF50核心成员彭文生围绕“规模经济是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点”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点在于能不能把规模经济发挥好。规模经济最直观的是产量越大,单位成本越低,不仅体现在制造业单位成本的下降,还有利于促进创新经济效率提升。他认为,今天中国的制造业体系之所以如此发达,不仅因为劳动力成本低,更得益于中国的规模经济所带来的效率。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CLF50首席专家张军发表主旨演讲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CLF50首席专家张军分享了其从“黄金规则”思考中国资本分配低效问题的看法。他认为,中国经济长期以来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本错配和低效率使用等问题,这些问题对经济发展和长期稳定构成了挑战。在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中,大规模的资本投入推动了经济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规模的扩大,资本错配和低效使用等问题引发了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并可能增加金融风险。
针对这些挑战,央行和政府部门开始思考和实施不同的调控策略,从逆周期调节转向“黄金规则”。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要优化资本分配效率,采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杠杆率,压缩过剩产能,并将更多资源投入公共服务等领域,以提升社会福利总水平。这种转变意味着中国经济正逐步从追求高速增长转向更加稳健的增长模式。
他呼吁加大经济市场化程度,降低政府在投资领域的干预,改进投资管理体制,以提高资本分配效率。“我们不再追求盲目的高增长,而是关注经济效率和结构调整,以创造更为稳定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未来,中国经济将迈向更加平稳、可持续的发展之路,着重于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的双赢局面。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与会计学教授、中欧财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CLF50核心成员芮萌发表主旨演讲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与会计学教授、中欧财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CLF50核心成员芮萌在“中国式家族办公室踏上新征程”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在当前全球经济变局下,中国式家族企业所有者对财富管理心态发生转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更加关注财富保全,而非单纯的增值追求。这一趋势不仅代表着中国家族办公室进入了新的阶段,也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
在对财富管理模式的重新思考中,家族企业管理采用了更加开放和探索的态度。追求高质量增长不仅仅是经济学家的理念,更是企业家们的实践目标。在这一新征程中,中国式家族企业管理不仅强调了财富创造,更重视软实力和隐形资产的积累。
对于家族企业来说,家族办公室不再仅仅是财富的守护者,更是家族文化传承、社会责任担当以及家族幸福的构建者。因此,家族办公室在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管理资产、塑造影响力、实现家族长青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汇付天下董事长兼CEO、CLF50专家成员周晔发表主旨演讲
汇付天下董事长兼CEO、CLF50专家成员周晔在“开放的数字金融生态”主旨演讲中指出,过去几年,电子商务、平台经济和互联网金融等领域不断兴起,为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和技术发展,数字金融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重新定义了金融与产业的关系。
数字化也带来新挑战,特别是企业内部存在的数字化断点和企业之间业务流与数据流的断链问题。对此,他提出了数据、连接、协同和智能四个关键点。他认为,数据的完备性和共享性非常重要,连接软件和数据的能力以及实现业务流和数据流的协同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点。在金融方面,他提到了开放式金融生态,强调金融和产业之间的分工,金融需要作为插件嵌入到各个产业流程中,以实现嵌入式金融。
对于中国在数字化领域的发展,他指出,尽管在公共服务数字化方面中国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在产业数字化领域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尤其是在软件和数据连接方面。他呼吁关注SaaS的发展,认为这是打通数字化最后一环的关键。此外,他也提到了机器学习模型商业化的发展,以及数字化对金融行业带来的巨大机遇,呼吁大家共同努力,建设数字化生态的未来。
圆桌研讨Ⅰ(左起:刘功润、徐明、何海峰、陈飞、唐建伟、许欣)
在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CLF50秘书长刘功润的主持下,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教授、CLF50核心成员徐明,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CLF50核心成员何海峰,世福资本(中国-中东欧基金)副董事长兼总裁、中东欧经济研究所副所长、CLF50核心成员陈飞,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副总经理、首席研究员、CLF50专家成员唐建伟和中欧基金副总经理、CLF50专家成员许欣就“金融供给改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展开圆桌交流。
徐明认为,法治建设对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作用明显、意义重大,市场化水平、监管能力水平、市场诚信水平,以及投资者保护水平都是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
何海峰表示,加速构建常态化退市机制,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一方面要健全证券执法司法体制,完善行政执法、民事赔偿和刑事惩戒“三位一体”的立体追责体系;另一方面要健全信息披露机制,以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为目的,压实监管机构监督责任、上市公司主体责任和中介机构把关责任。
陈飞分享了中国-中东欧基金在境外投资的实践经验。基金既肩负着支持中东欧国家政策和一带一路投资使命,又是以商业化、市场化运作为特色的机构。在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方面,他强调了审慎投资的重要性,认为高质量发展需要前瞻性布局、科学决策和尽职的执行。
唐建伟认为,资本市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至少涵盖去产能(强化优胜劣汰的退市机制)、补短板(强化违法违规惩处力度)与促进长期资本的形成三方面的内涵。
谈及如何提升价格发现功能,许欣认为,从投资端看,需要引导更多的长期资金。一般而言,短期资金通过博弈价差获利,长期资金更多考虑企业的真实价值与长期增长。为了提升价格发现功能,促进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未来,中国市场有望引入更多的长期资金。
圆桌研讨Ⅱ(左起:芮萌、于洪儒、高男、乔靖、卢玮、洪筠茲)
芮萌接续主持了第二场圆桌研讨,与博泽家办创始人、董事长于洪儒,玄悟家办创始人、董事长高男,新加坡未来家办创始人乔靖,恩舍家办创始人卢玮,劲邦资本CEO洪筠茲共同探讨“家族的财富传承与幸福密码”。
于洪儒表示,改革开放45年来,许多产业正面临转型挑战,家族办公室不仅能帮助企业实现产业转型,而且能为家族财富管理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实现财富的保护、管理和传承,并承担家族思想和精神的延续。
高男强调了家族办公室所关注的两个核心要素。首先是管好财富,因为钱是传承的基础,是家族的根本。其次是管好人,特别是关注新生代成员的成长和传承能力。传承是一个需要考虑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跨度的问题,而不仅仅是解决短期投资收益的问题。因此,对家族新生代的培养尤为重要。
乔靖认为,如果家族办公室能够帮助企业家们解决后顾之忧,这不仅为企业家本人创造了价值,也将为社会创造价值。家族办公室的使命是让财富与智慧相结合,并注重财富的保全与守正。在资产配置方面,她强调了长期性的重要性,并需考虑资产配置的地域和时间维度。
在投资管理中,卢玮强调家族特定的风险认知和风险承受能力的重要性。不同家族对于风险的理解和承受程度可能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在投资风格上的多样性。因此,在制定投资计划时,需要以每个家族独特的风险接受度和未来规划为重要考量,其更符合家族的整体风险偏好和长远目标。
洪筠茲认为,对于成员众多的家族,制定家规和家训有助于延续家族的价值观,使接班过程更为顺畅。在投资过程中,经历失败在所难免,重要的是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
圆桌研讨Ⅲ(左起:鲁俊、蒋洪、陆永涛、陈学军、李亚军、苏东)
第三场圆桌研讨聚焦“结构性经济亮点中的投资机会”,由平安集团投后管理中心总经理兼新方正集团董事长鲁俊担纲主持,上海银行原副行长蒋洪、上汽恒旭投资董事长陆永涛、全时云创始人兼CEO陈学军、上海临芯投资董事长李亚军、华登国际风险投资基金副总裁苏东做交流分享。
蒋洪指出,虽然大健康、养老、AI等领域是极具潜力的行业投资方向,但在具体选择标的和企业时,对投资对象进行谨慎和冷静的选择至关重要。他强调,确保投资安全性是优先事项,寻求增长和收益排在其后。
在陆永涛看来,资金紧张、项目退出难度加大都会对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融资造成困扰。对投资者来说,穿越周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建议集中精力在细分市场领域寻找机会。他认为汽车行业依然有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尤其是市场份额增长迅速,而且相关技术也在不断演进的新能源汽车领域。
陈学军认为,实业是经济的支柱,企业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资本市场的热度可能会促进创业,但随着时间推移和市场波动,企业家的动力和态度可能也会变化。对钱的态度影响着企业家在创业和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决策和行为,尊重并慎重对待资金,将资源用于正确的地方,是确保企业稳健发展的重要因素。
李亚军表示,经济和产业呈现着周期性和波动性变化,这可能导致市场动态调整,需要企业家和投资者采取不同的因应策略。以半导体行业为例,高端市场相对稀缺,低端市场则存在着过剩。寻找并聚焦在高价值和稀缺的领域可能会成为一种有效的策略。
苏东认为,坚持高科技投资是一个正确的长期策略,特别是在风险投资领域。高科技行业的发展速度快、创新频繁,能够在这个领域保持关注并深入投资,将有助于把握更多的机遇并在不同周期中保持稳健的投资表现。坚守初心、稳健前行是穿越周期的关键之一。
左起:陈智海、赵欣舸、杨曦
上海城投诚鼎基金董事长陈智海代表中欧金融与投资校友组织致闭幕辞。论坛分别由赵欣舸和富国基金华东零售总部总经理杨曦担任上午、下午场主持人。此次活动在官方视频号、新浪、抖音、经济观察网、中经传媒智库、百度、中国金融信息中心等多家媒体同步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超1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