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当前,国际地缘危机、重大疫情冲击等引发世界经济与社会动荡不安,实现全球金融市场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议题。作为各国金融稳定基石的金融中心,如何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以应对新的时代挑战?需要在哪些关键领域寻求突破、积极布局以形成竞争优势?上海在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之后,如何切实巩固地位向更高能级迈进?2023年6月8日,在陆家嘴论坛期间,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中欧FMBA课程部特邀英国Z/Yen集团首席执行官Mike Wardle(麦克·沃德)做客F-Dialogue中欧金融讲读会暨第150期中欧陆家嘴金融家沙龙,与上海金融业区域经济应用创新研究枢杻首席教授、上海市人民政府原参事吴大器作主旨对话演讲,并同普华永道中国资深经济学家赵广彬、平安财富理财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苏青岗、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陈玺进行圆桌交流。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功润主持本场活动。
英国Z/Yen集团首席执行官Mike Wardle(麦克·沃德)发表主题演讲
Mike Wardle在“金融中心的未来”主题演讲中表示,世界正面临着与人口、可持续性和技术变革有关的巨大挑战。金融中心可以将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参与者聚集在一起,提供促进创新的环境,并利用金融资源来应对上述挑战。Mike Wardle从事指数评级工作多年,负责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全球绿色金融指数(GGFI)和智能中心指数(SCI)的开发,在他看来,未来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重点关注绿色、智能、数字化、包容性、创新和高质量服务等方面的发展,同时积极营造良好的国际声誉,吸引国际化人才,成为成功人士希望居住的地方(安全、接受教育、文化)。他指出,金融中心正通过可持续发展、数字化变革、人力资源开发、监管创新等积极创造一个更可持续的未来。
上海金融业区域经济应用创新研究枢杻首席教授、上海市人民政府原参事吴大器发表主题演讲
吴大器就“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面向未来的探索与思考”发表主题演讲。他表示,经过多年奋进,上海金融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机构集聚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不断完善,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显著拓展,已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而今迈步从头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任重道远,责任在肩。展望未来,上海金融需以开放的全球视角,以服务实体经济和现代产业体系为目的,挖掘人才第一资源的潜能,同时要在构建“科创板”为龙头的先进制造业投融资体系、探索“普惠金融顾问制度”服务创新、强化陆家嘴金融城核心功能能级提升,以及推进上海临港“滴水湖金融湾”建设等多方面共同发力。
从左到右:刘功润、赵广彬、Mike Wardle、苏青岗、陈玺,共同参与圆桌研讨。
在圆桌研讨环节,Mike Wardle指出,过去三年疫情对上海等国际金融中心排名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可喜的是该影响是短期的,且正逐步消散。他认为,从全球各国际金融中心的横向比较来看,市场的开放度、对人才的吸引力、国际化的深度和广度、可持续影响力仍是未来金融中心的竞争焦点。
赵广彬表示,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上海建成全球首屈一指的国际金融中心前景可期,但还需付出长期的努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近些年取得了巨大进步,营商环境大为改善,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目前需尽快修复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以更积极的姿态深化开放与合作。
苏青岗指出,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与经济实力密切相关,上海要在某些领域达到国际领先地位还需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以资管行业为例,部分具有较大管理规模的国内资管机构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仍显不足。国际化、可持续、监管创新与坚持开放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至关重要,未来需在高标准规划的引领下,持续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迈向更高能级。
陈玺认为,绿色可持续金融是进一步深化中欧经济合作的切入点。中欧在该领域已建立了一定的合作基础,近年来亦取得丰硕的合作成果。她强调,未来转型金融或将是上海提高国际绿色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点,建议借助“转型金融在全球刚刚起步”的契机,积极布局基于上海的转型金融分类目录、信息披露标准。
中欧FMBA课程部行政主任马宁向研讨嘉宾赠书合影
中欧FMBA课程部行政主任马宁出席沙龙活动,并代表主办方向研讨嘉宾赠送了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姜建清教授的著作:《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股改史》(上下卷,英文版)、《十六次境外金融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