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持续加息正在全球引发新一轮货币大幅贬值。中国央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表示,美联储激进加息损人不利己,加息的溢出效应引发全球经济金融的深层次问题,不仅美国经济实质性衰退的风险上升,也令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雪上加霜。
现为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高级学术顾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的盛松成周一接受彭博新闻社专访时指出,美联储大幅度持续加息对抑制通胀虽然有效,但效果并不及预期;在通胀仍未成功逆转的同时,激进加息的副作用已逐渐显现,美国本土经济滞涨与衰退风险加剧。
“应该加力缩表、收紧流动性,而非一味激进加息,”他表示,忽视缩表而一味加息难以实现抑制通胀的效果,而加速量化紧缩政策可有效抑制需求,减少政策时滞性。
他进一步称,加息意味着提升美元的使用成本,而缩表意味着收紧美元的流动性,两者并用对抑制通胀更为有效;美联储需要充分考虑加息与缩表的组合拳,才能减小步入衰退或滞胀的风险。
尽管冒着经济衰退风险,美联储今年以来持续加息并不断释放政策收紧信号,今年截至9月已连续5次加息,累计加息300个基点。6月起,美联储启动量化紧缩,但其资产负债表规模仍远超新冠疫情危机前,或显示本轮政策收紧滞后。
美联储持续加息正引发连锁反应,随着美元和美债收益率飙升,资金持续流出新兴市场,从英镑、日元到人民币纷纷贬值。为维持金融稳定,世界多国央行不得不跟随加息,即使经济承压或通胀较缓。盛松成表示,美联储仅靠加息难以解决当下供需失衡,甚至可能对扩大投资和产出起到反向作用;同时在前期极度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下,通过加息抑制消费需求进而带动通胀下行的效果极为缓慢,大规模的美国家庭储蓄将成为推高日后通胀的重要来源。
美国上世纪70年代经历了一段较长时期的通胀,彼时美联储主席沃尔克通过紧缩货币、提高利率,尽管美国GDP同比增速迅速降至负值,但却有效遏制住通胀。盛松成认为,当前的经济金融基础和环境与上世纪70年代已不相同,完全沿用当时的解决方案可能收效远不及预期,出现“东施效颦”的结果也并非不可能。
来源:彭博 Bloomberg Chinese News 09/27/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