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出席彭博在香港主办了一场专门面向企业高管和商界领袖的 “金融·未来”高端对话活动,就银行业未来前景的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
在姜建清的掌舵下,中国工商银行从2000年一家不良贷款高企的国有银行蜕变为如今全球营收最高的商业银行。这位昔日的掌门人在“金融·未来”论坛上剖析了中国金融业的现状,金融赖以扎根的未来以及从金融危机教训。
在银行业有40年从业经验的姜建清强调,中国银行业的未来将跟随全球贸易发展趋势。他还探讨了战略性收购在创造未来跨国银行方面的重要性。姜建清表示,历史已经展示了发达国家从制造业向经济大国、金融强国的转型之路。
在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之际,姜建清称,人们已经吸取了一些重要教训,但也不能过于乐观或自满。著有《海外金融风潮评析》和《金融风潮沉思录》等书的姜建清将金融史比作风险史,认为当今的风险更像是冲击金融行业的潮汐。
当被问及中国的走出去战略以及中国企业树立全球品牌形象的问题时,姜建清指出本地化是中资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讽刺的是,这也同样是外国机构开拓中国市场时面临的挑战。
最近召开的博鳌论坛上中国承诺将进一步实施金融改革,姜建清称今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第40周年。他相信,更深层次的改革将为中国引入新的投资趋势,境外投资者应该为迎接新的市场机遇做好准备。回顾过去40年,姜建清认为,中国银行业经历了三次重要转型——1980年代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分离,1995年《商业银行法》出台以及2003年的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展望未来,姜建清相信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的角色转型将是未来中国金融体系的基石。
他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新机会,也有利于全球的更均衡发展。
虽然中国“独角兽”成为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新闻版面的主角,但姜建清对消费品、医疗服务、食品、制造业等传统行业更为看好。目前他是中国 - 中东欧基金的董事长,该基金预计规模将达到100亿欧元,是中国迄今最大的一支从事海外投资的非国有投资基金。
来源:彭博 2018-4-26 《“金融·未来”——彭博独家对话原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