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现场
数百年来全球金融变幻的历史,深刻反映了全球政治格局、国家实力和经济地理等综合力量的变化。它像一面镜子,折射出经济霸主和金融强权走马灯般的转换。盛极而衰、百年轮回,大国经济、金融的变迁,折射出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变迁的复杂深刻的背景。11月21日,第18期上海金融大讲坛暨第113期中欧陆家嘴金融家沙龙特邀中国—中东欧基金董事长、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教授专题主讲“世界金融百年沧桑记忆”,与广大金融业界人士交流分享多年从业的所见所悟。中共上海市金融工作委员会书记、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郑杨致欢迎辞,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主持开场。
中共上海市金融工作委员会书记、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郑杨致欢迎辞
郑杨在致辞中表示,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上海就是亚洲首屈一指的,仅次于纽约、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国务院从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做出了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大战略决策,经过多年发展,上海金融无论在规模、结构、业态,还是功能、竞争力、国际影响力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上海已经基本建成了以门类较为齐全的金融市场体系为支撑的、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
回顾过去40年,上海金融市场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的探索阶段;上世纪90年代逐步集聚阶段,全国性的金融市场体系在上海初步形成;进入新世纪,上海全国性金融市场进一步完善和规模扩大阶段,基本确立了上海作为国内金融中心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全国性市场金融进入提升功能阶段,金融市场功能进一步提升,支撑上海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中心。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和考察上海工作时的重要讲话,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上海金融也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中国—中东欧基金董事长、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姜建清从饱经历史沧桑的银行纪念币章作引,娓娓道来,抽丝剥茧,以轻松的语调讲述了隐藏在这些币章背后跨越百年的金融史、银行史,写照了百年来全球政治变幻无常、经济兴衰沉浮和金融风云激荡。
姜建清认为,数百年来全球金融变幻的历史,深刻反映了全球政治格局、国家实力和经济地理等综合力量的变化。它像一面镜子,折射出经济霸主和金融强权的转换。1913年,全球前20大银行的榜单中,欧洲银行独占18家,相对而言,中国当时的金融业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到了2017年,全球20大银行的榜单中,中国银行6家,美国银行5家,日本和法国银行各3家,英国银行2家,西班牙银行1家,工商银行位居榜首。亚洲银行占据9席,反映了政治经济金融实力的全球演化与变迁。
姜建清指出,决定世界发展的主要力量并不是金融,对金融的作用不能过分扩大。人类社会近百年来的快速发展得益于金融的发展,但危机亦源于金融。所有的金融史都是一部风险史。
政治、社会、经济危机殃及、政府融资干预、过度信贷增长、发展理念扭曲、国外盲目扩张、风险内控失灵等都可能决定一家银行的成败。也由于银行体系本身所具脆弱性,几乎所有的失败者都折戟于风险,因而把住风险是优秀银行家的底线。而战略是银行经营的定盘星,战略决策的失误往往就是银行最大的失误。
姜建清认为世界金融史的研究还路远道长,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金融与宗教;货币制度的历史比较;金融危机;普惠金融;货币的演化与未来;新兴市场金融改革与开放的教训;“大而不能倒”的悖论;银行博物馆的社会功能,认识金融普及教育的必要性等。
最后,姜建清总结道,百年世界金融的沧桑变化,为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现代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历史、文化底蕴的支撑。整理世界珍贵的金融文化遗产,发掘前人创造的金融文明成果,回顾金融的兴衰成败及经验教训,对于中国更好地推进现代银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主持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