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2019年,新中国整整走过了70年的历程!70年,中国从沧海变桑田;70年,中国人谱写了从贫穷到富裕的伟大史诗!在这个重要的日子里,回顾曾经走过的艰难路程,回味曾经奋斗的披荆斩棘,回望我们今天的伟大成就,不由得有了对中华民族的自豪,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一个个感慨和未来的向往!在这个重要的日子里,我们采访了几乎与新中国同龄、又是中国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亲历者,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先生。作为领导中国工商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革,并成功完成创造了25项历史纪录的“A+H”上市的践行者,作为将中国银行业的系列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更高峰的杰出银行家之一,姜建清先生对70年来中国巨变有着深刻感悟,对中国金融业发展有着太多感想,对年轻人的未来有着更多期许!
见证飞跃:从“短缺”到“富足”
记者:首先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您几乎亲身经历了新中国的变迁,并且是中国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和实践者,请您以切身的体会谈一下,这70年来,对于中国人来说,从物质生活到精神文化,变化最大的是什么?
姜建清:70年披荆斩棘,70年砥砺风雨,我们这一代人见证了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也见证了中国人民从物质生活到精神文化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物质生活的最大变化是从“短缺经济”迈向了“富足经济”,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丰富和提升。
我记得小的时候,食品供给不足,不得不长期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工业消费品短缺,不得不凭票限量供应,票证多达几十种。由于布票紧缺,会做衣服的上海家庭都会“套裁”,以节约每寸布料。当时爱时髦的年轻人中流行“假领头”,有“面子”无里子,美观与节约并存,这是上海人的首创。20世纪90年代,我在上海的一些船厂,看到工人在“套裁”钢板,这也是节俭基因的传承。
上海住房,大概算是全国最困难的了,三代人住一个12平方米的房间吃喝拉撒,并非罕见。当时的市内公交一般分段计费,大致每四个站为一段。上海人比较会精打细算,一般会前面走一站,下车后再走一站,省下一段的票价。富裕些的城市家庭,每月能“贴花”储蓄一至两元算很不错了。
直到1979年的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均储蓄存款仅22元。我在江西山区插队落户期间,许多农民家庭常年以红薯为主食,能吃上米饭属于奢望了。
改革开放后,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日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GDP达到13.6万亿美元;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230种工业产品世界第一,商品供给丰富、种类繁多,主要农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解放初期的49.7元,增加到2018年的2.82万元,名义增长566.6倍,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9.2倍;实现了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绝对贫困,贫困发生率降至1.7%,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建成了包括养老、医疗、低保、住房在内的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9亿人,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居民预期寿命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5岁提高到2017年的76.7岁。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70年来,物质生活领域出现了随处“可见”的变化,中国人的思想和精神层面更发生了很多“看不见的”变化。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精神生活实现了从单一到多元、封闭到开放的转变,精神世界的进步是中国人生活变迁的主基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得以确立和弘扬,主人翁精神得到了普遍提升,文化生活和日常精神生活也得到了极大丰富。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交融中,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也在不断增强。
奇迹背后:蕴含的深刻逻辑
记者:新中国成立70年来,开创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历程”,但同时,我们也经历了很多困难,跨过了一个个艰难险阻,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请问,您认为这背后蕴含的深刻逻辑是什么?
姜建清: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作为一个典型的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发展中国家,能够取得如此成就,堪称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
“奇迹”的创造,源于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源于对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而这种抉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
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逻辑起点,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源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直接动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经受一次次严峻考验,把握一个个重大机遇,走向一个又一个辉煌,就在于我们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大解放、大发展和大提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这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金融改革:可载入世界史册
记者:70年的变化,重要的亮点之一就是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中国金融机构从寥寥数家到百花齐放、形式多样,由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一步步迈进,资本市场也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等等。这些改革对中国经济和百姓生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现如今,在您看来,金融业改革的哪几步走得最为关键?哪些改革最为成功?
姜建清: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历程,是70年时代变迁的缩影。
今年年初,在中国人民银行和五家大型商业银行的支持下,我们组织撰写了《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股改史》一书,已经出版,向改革开放4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新中国金融在解放战争的硝烟弥漫中诞生。当时国家经济满目疮痍,濒临崩溃,金融市场一片混乱,恶性通胀长达20年之久,中国的人均GDP已经降至1890年的水平。
194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宣告了新中国金融的诞生,金融业的新时代开始了,为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中国银行业围绕邓小平关于“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的目标,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
第一次重大改革是金融与财政分离。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前30年内,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生产由国家计划决定,投资由财政拨款解决,以财政主导的投融资体系逐渐难以满足迅速增长的发展资金需要。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将金融职能从财政中分离出来,先后成立了四大专业银行,成为社会固定资产融资和社会生产资金的主要提供者。
一个“以人民银行为领导,以国家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真正的银行”的组织体系在改革中逐渐形成。大批股份制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随之诞生,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金融体系逐渐建立,促进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第二次重大改革是中国金融业市场化、法制化的进步。
20世纪最后十来年,是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攻坚期,国家推动了财政、外汇体制改革及国企改革等重大经济体制改革,金融法制建设全面进步,金融整顿及亚洲金融危机后出台的一系列对策举措,使得中国金融业稳步向市场化、法制化方向前进。
但限于国家财力薄弱,以及改革的先后秩序和难易程度,中国商业银行改革放置之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使得以配合国有企业发展和社会经济服务为目标的国有银行,累积了经济转轨的巨大成本(不良贷款),金融安全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安全并成为经济改革发展的瓶颈。严峻的形势促使中央高层和社会各界进一步认识到金融风险可能带来的巨大危机。第一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各项金融改革加速推进。
第三次重大改革是中国大型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
2000年之后,在改革过程中积累了众多问题、不堪负重的中国银行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开始了脱胎换骨的股份制综合改革之路。
面对当时国家财政基础比较薄弱,难以承担国有银行改革巨额成本的现状,创造性运用国家资产负债表、央行资产负债表,利用外汇储备为国有大型银行进行注资,并通过国有大型银行自身核销和市场化剥离相结合的方式处置巨额不良资产,引入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及公开发行上市,优化银行股权结构,构建起现代公司治理体系,建立起严密有效的风险内控、科学规范的考评体系、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等,大型银行甩掉了沉重的历史包袱,涅槃重生,翻开了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2003年以后的十几年时间,中国金融业迅速在全球崛起,成功追赶并超越国际先进银行进入世界前列,并通过经营转型,走上了国际化、综合化、信息化发展的科学道路。
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发展,并非浪静波平、顺风顺水,其间太多曲折艰辛,一波三折,是在危机和忧患中开辟、铺就出来的道路,是在质疑和挑战中不断突破、重生的过程。
特别是一些重大关口的变革抉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却又无前人之路可循,无既成模式可学,一切都在摸索、探索中走过来。
这场金融改革思路活跃,举措缜密,成效良好,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道路,完全可载入世界金融业发展和改革的史册。
金融科技:意义深远的革命
记者:几十年前,曾经一把算盘一支笔就是银行前台的工作设备,而如今,金融业的高科技无处不在,给百姓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这其中,也有您的贡献。您一直致力于高科技在金融业的研究与应用,尤其是在工行担任行长期间,带领工行成为高科技应用的先行者。今天您回头来看,当时的哪些做法对后来的金融发展和百姓生活影响深远?
姜建清:金融业在科技应用方面从来不是保守者、落伍者,而是最早的实践者、改革者、推动者。
工行历代领导都非常重视科技兴行,从最开始的“一把算盘一支笔”的手工模式到独立微机操作,从大型机运用到搭建了“两地三中心”的科技运行架构,一张蓝图绘到底。
股改之后,我们加大了对科技的投入和引领作用,完成了数据大集中、全功能银行系统等重大工程,开启信息化银行建设,实现了运营集约化、管理现代化和服务信息化,先后建立了业务集中处理中心、金融交易中心、单证中心、报表中心、电子银行中心、电话银行中心、短信平台、远程授权中心、信贷监测中心等集约化营运中心,改变了传统分散式的作业模式,实现了业务处理工厂化、集中化和规范化,使数万名员工从中后台转移到前台服务和营销岗位,不仅大幅提高了业务运营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而且促进了柜面服务响应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近20年来,工行日业务处理效率增长了40余倍,主要依靠金融科技的支撑。
2015年,工行发布了互联网金融品牌“e-ICBC”和主要金融产品,目的是通过实施大数据与信息化银行战略,构建集支付、融资、金融交易、商务、信息等功能于一体、线上线下交互联动的金融服务与营运体系,打造全新的e-ICBC,进而构建“金融+行业”场景建设。
以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本质上是一场关于金融信息的传输、接收、分析、处理技术的革命,打破了金融交易和服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服务的便利性和覆盖面改变,使客户体验大幅提升;带来了金融理念、模式和文化上的一系列变化。虽然金融业中介功能依然需要,是不会消失的,但承担支付、融资、风控和数据处理功能的中介机构是可能被替代的。
未来的金融可能不是一个场所,但它仍然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服务。
寄语年轻人:多一些情怀和格局
记者:中国人的财富生活,已经与70年前的“一穷二白”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我们知道,想要保持这种成就,并且让中国前途更光明,中国人真正“强起来”,未来也绝非坦途。您能否给当下金融业的年轻人说点希望或者寄语?
姜建清:每个时代都有其独有的时代特征,每个时代人们遇到的机遇和挑战也都不一样。我们是幸运的一代,正是因为改革开放,社会更加多样性,经济更加多元化,使我们有幸能参与这场波澜壮阔的中国金融业改革。
我们见证了中国金融业勤于探索、善于借鉴、勇于创造、敢于超越的改革精神;亲历了中国主要商业银行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到国际公众持股公司,从主营存贷汇等基础业务扩展到以商业银行为主体、横跨投资银行、基金、金融租赁、保险、全球商品和货币市场交易等国际化综合化经营,从以算盘手工操作为主的传统银行走向信息数据化高度发达的现代银行,从本土银行成长为全球领先的大型跨国金融集团。从曾被西方认为“技术上已经破产的银行”,登顶百年来多少银行家盼望的全球金融业顶峰。
正是伟大变革的时代,才让我们施展的舞台这么大!
今天,中国金融业的规模更大、范围更广、业务更复杂,机遇和挑战更多。
年轻一代,在接力跑的金融生涯中,一定会在海阔天空的人生大道上走出属于自己的宽坦大路。
年轻人也将是变革的一代。过去十多年兴盛繁荣的中国金融业,已进入深度调整阶段,正面临巨大转型和变化,遇到的困难之多、挑战之多、风险之多,一点儿也不亚于上一个时期。
然而,机遇就蕴藏在变革中,理想实现在挑战后,变革的时代给每个人带来了机遇可能。
人生能够亲身去认知、去尝试、去试错,有机会参与金融变革,又是幸福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就能享受事业和挑战带来的成就感。
希望年轻一代在拥有更多专业知识和素养的同时,多一些金融历史的深度和厚度,多一些社会责任和使命,多一些情怀和格局,多一些诗和远方。这样的人生,一定会更加的幸福圆满!
来源:《金融博览·财富》2019年第9期
作者:记者/李祥玉 吕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