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以“人工智能与金融创新”为主题的2019金融发展高峰论坛在上海举办。本次论坛由上海报业集团·澎湃新闻主办,由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联合主办。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世福资本(中国-中东欧基金)董事长,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发表主题演讲
论坛上,世福资本(中国-中东欧基金)董事长,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发表题为《金融创新对银行功能的深层次影响》的演讲。并从支付功能、资产转化功能、风险管理功能、数据处理功能四个角度,围绕金融创新对银行功能的影响分享了个人观点。他指出,未来,支付领域有望进入到万物即载体的新阶段,支付方式会更加数字化和虚拟化。
演讲全文如下:
尊敬的各位嘉宾、先生们、女士们:
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参加此次澎湃新闻主办的“金融发展高峰论坛”,与大家共话科技新时代下的金融创新。结合论坛主题,今天我讲的题目是“金融创新对银行功能的深层次影响”。
一、首先讲清楚一个概念,即“银行类金融机构”,与“银行业金融机构”有所不同,应“从功能的视角而非机构的视角来审视金融创新与监管”
从国际看(以美国为例),可以看到银行机构有一个长的序列,并不取决于其是否具有“银行”名称。不少欧洲国家储蓄银行和合作银行曾不作为银行范围,但有特殊法律管辖及监管,尽管其功能与商业银行基本相同。从中国看,银保监会有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统计。2018年末,我国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4588家,机构类型二十余种。其划分不从是否能接受公众存款角度(不能吸收公众存款的政策性银行、财务公司也纳入其中)。但上述机构的功能共性都能提供融资。从能提供信贷融资的角度看,还有从事小额 贷款、融资担保、股权交易、典当融资、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资产管理、分期付款、P2P等各名目的公司,事实上都具有银行同类功能和行为。不少公司都声称自己是金融科技型的公司。但实质是银行类金融机构。按照G20金融稳定委员会的要求,凡具有信用中介功能和行为的机构都要纳入金融监管,应严格遵守审慎经营规则。易纲行长:“金融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有很高的敏感性和外部性”。“金融是一个牌照业务,所以金融的业务一定要持牌经营”。“在开放的过程中,金融管理部门要加强依法金融监管,要坚持持牌经营”。
因此,应加强监管的不仅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而应该是银行类金融机构。之所以如此,其背后的理论逻辑是金融的机构观与功能观。随着金融创新迅猛发展,金融产品、机构、业务出现交叉、融合、跨区、跨界发展,金融监管的空白及滞后逐步暴露。金融功能观应运而生,认为金融发展的本质是金融功能的发挥。金融功能是金融机构的核心与基础,金融机构是金融功能的外在表现形式,金融机构的变化和金融工具的创新应围绕金融功能进行。金融功能实现依靠金融机构的不断创新和相互竞争以降低交易成本。随着金融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金融的外延、内涵在不断变化,金融交易效率不断提升。但金融的本质没有改变,金融的功能属性没有改变。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功能依然是提供支付,资产转化、风险管理、信息处理及监督借款人四个方面。
二、从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四项基本功能视角来看金融创新
1. 从支付功能看金融创新
支付功能是金融的最古老的功能之一,是金融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功能,是金融的血管。数千年来支付功能从易物交易到金银、铸币、纸币、转账货币及数字货币的若干次重大金融创新,是为了降低交易中的摩擦成本。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科技推动下,以信用卡、转账支付、互联网支付为代表的支付创新加速。当今支付领域出现大量创新,远程移动支付+近场手机扫码支付成为商业交易支付的重要方式。新的支付方式,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现金使用习惯,无现金支付次数、无现金支付总量和占比不断提升。支付便利促进了国内外贸易,促进了居民消费,降低了交易成本。目前,中国处于现金(实物支付)、银行卡支付以及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并存的状态。从支付市场结构看,银行与非银行支付企业之间处于势均力敌状态。两者金额之比是12:1,笔数之比是1:3,并呈现相互渗透的趋势。同时,金融科技一方面加快了货币周转速度,另一方面便捷交易扩大了交易总量。
未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逐步成熟和普及,支付领域有望进入“万物皆载体”的新阶段,支付方式会更数字化和虚拟化。未来竞争领域主要在新场景的争夺,公共服务、社会福利、医疗养老、教育培训、文化娱乐、休闲旅游及婴幼儿市场将成为新的竞争领域。颠覆银行支付数量结构方面的优势,取决于能否在政府和企业支付结算领域场景创新地突破。支付机构的信用要求会日益提高。从全球支付管理发展趋势看,支付机构结算和清算的监管标准趋严,市场准入繁复困难,反洗钱、合规性、透明度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标准提高。一些支付机构的软肋是缺乏金融信任,早期在缺少监管的宽松环境下成长,对逐步收严变紧的金融监管准备不足。在人们有多样选择的情景下,必然会追求更高的信用等级的支付机构,导致支付市场的格局进一步调整。支付功能演进的最大不确定性在于数字货币的推出。Libra的白皮书引起了全球热议,目前来看尚不具在国际市场推出的成熟性。但未来一旦推出,对全球支付格局的演变趋势很难预测。有可能的制度设计是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对支付功能的影响依然巨大。若采用央行—商业银行(或少数支付平台)组成的数字货币支付系统,支付市场格局的分流及变化,取决于各金融机构的支付竞争力。区块链作为底层的技术,具广泛的应用范围。在一些去中心化的支付结算领域,区块链可发挥重要作用。若将金融技术与金融需求紧密结合,在具有规模化潜力的金融领域,全力解决应用中的障碍和痛点,区块链发展大有可为。
2. 从资产转化功能看金融创新
金融的核心优势是资产转化能力,作为融资中介,在存款、贷款人之间实现了聚小贷大,积短贷长的转换,实现资金空间、时间跨越和形态变迁。在资产转化领域,银行业依然占有市场的主要份额。资产转化业务受到严格市场准入和监管要求,高额资本金要求,严苛的风险拨备要求,风险和财务损失约束,高标准的流动性管理要求,是金融机构技术要求最高的部分。资产转化活动的特点是规模大、收益高、风险大。这张表上有着具体的数据。
存款向贷款的成功转换,是决定金融机构生存的惊险一跃。中国银行业的主要风险是信用风险。经过近些年的改革发展,中国银行业从上个世纪末一度“技术性破产”的边缘,发展到目前不良贷款率处于全球优良水平。从目前融资总量和结构分析,银行业在融资领域仍具有优势。其他一些金融企业发挥着拾遗补缺作用。在低频、大额、线下和定制的企业融资和项目信贷领域多数采用传统的信贷方式,在个人消费信贷和部分小微企业融资领域的金融科技应用更为广泛。标准化、可规模化处理的小额及快捷的网络融资形成竞争聚焦点。
当前,金融机构对于金融服务的供给力度仍然不足,特别是长尾客户的金融需求一直以来未被有效满足。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出,“普惠金融区”内的客户群体70%无征信记录,收入不稳定,潜在需求大。近年来金融科技部分解决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尚未解决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不少金融科技公司和P2P公司在高风险、高收益的融资领域发展,出现爆发了大量“爆雷”、“跑路”事件。监管机构对此从资金、区域、牌照、技术等多方面整顿和规范。
未来在融资领域,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会提升资产转化过程中风险分析和定价能力,VR技术会在信贷现场调查等领域可以崭露头角。标准化的消费信贷是金融创新的主要领域。随着对P2P的整治,网络借贷市场竞争会更加健康。商业银行之外的金融机构,在解决了资本和资金不足、融资成本较高的短板后,可以在市场更为巨大且标准化的住房、汽车按揭贷款领域延伸开展竞争。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是供应链金融,目前虽有局部成功案例,但总体处于探索前期。如果供应链金融真正得到解决,整个社会的融资质量、融资风险、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的发展和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会得到极大的进步。财富管理市场是金融科技创新的巨大蓝海。中国理财市场潜力更为极大。截至2018年底,国内居民可投资金融资产总额达到147万亿元人民币,预计2023达到243万亿元。资产配置将由专家经验分析向大数据分析决策和人工智能投顾业务转变,发展空间巨大。
3. 从风险管理功能看金融创新
银行通过经营风险获取收益。资产转化过程就是风险管理过程。经济的复杂性使银行靠传统方式和能力,难以掌握足够判断风险的信息。当前,风险控制依然是短板。在信贷融资迅速增长的年代,滞后爆发的风险始终是一把“悬剑”。中国银行业在数据库和风控模型建设方面作了大量努力、但风险管理数据化管理的有效性、精准性还不高。一些新型金融机构以数据作为营销和风控的主要依据,通过对客户数据尤其非结构化数据挖掘,以此进行精准营销和融资。但融资总量有限,风控能力未经规模放大的考验。一些机构以高利率覆盖高风险,基本放弃风险控制,或简单效仿、跟随其他金融机构授信,发展路径十分危险。目前全社会依靠金融科技控制风险仍处初期探索阶段,未经历扩量及周期的考验。数据的有效性、多维性和低成本挖掘方面都存疑。金融科技在风险管理领域还远不能称为成功。
为何在资产转化领域的市场份额变化不如支付领域,缘由是风险管理的复杂性。期冀金融科技的发展,会推动更有效的风险决策支持和流程整合,并彻底革新风险管理的操作模式。中国银行类金融机构迫切加快数字化风险管理变革,以适应资产转化领域的风险新常态。要将金融科技的“数据挖掘分析、模型算法和提供决策依据”的能力,与金融机构的专业经验和专业团队结合,不仅重视对历史数据的分析、还须关注企业和企业家的现实行为、预测展望未来的演变和前景。因此线下与线上的风控能力,两者缺一不可,只有紧密结合,才能为风险控制赋能。
4. 从数据处理功能看金融创新
金融业是数据行业,资金流就是数据流。银行据此实现风险甄别、风险定价、风险监测、风险处置。部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资产转化和有效配置。目前看,传统的风险管理方法主要依靠孤立的、静态的、碎片化的数据,数据能力并不适应风险控制,更不适应数据质量较差的中小企业。此外数据库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有待加强。各业务条线涉及相关企业数据未充分整合、挖掘。坐享海量信息同时又存在数据“贫血症”。商业机会就源自信息不对称,谁能够最大限度地掌控和利用数据资源,谁就必将成为金融的强者。大数据挖掘、处理会成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对全数据的长期监控,从异常变化揭示风险。未来风险决策要区分信息可靠企业和复杂企业,风险越大的行业和企业所需要的信息维度也就越多。通过信用文化的构建,使守信者将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
三、未来金融创新发展的三大趋势
1. 未来的金融创新发展取决于金融需求和金融科技的融合。金融业在科技应用方面从来不是保守者、落伍者,而是最早的实践者、改革者、推动者。这张表展示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技与金融密切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本世纪以来,金融科技创新进入了爆发期,一定程度还引领了金融的发展。但金融科技发展必然要遵循金融的规律,金融竞争优势不在于昂贵的硬件设备、复杂的算法模型和天量的数据信息,也不在于机构网点的众多或资产实力的强大,而在于品牌(信任)、客户(流量和规模)、管理(风控能力)和信息(数据处理)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在新的金融科技周期里,金融业与新型金融科技企业,殊途同归,在两端隔墙相望,谁能最大限度地服务客户,实现数字化变革,能实质控制风险的金融服务企业才是最后的成功者。未来成功的金融机构必然是大数据机构,是数据分析、解读和运用的优秀机构。
2. 未来的金融功能呈现高度的融合发展。在金融发展的历史上,长时期内支付功能主要沿着交换效率提升的导向开展。资产转换、风险管理和信息处理三项功能主要沿着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导向开展。各项功能之间孤立存在、交叉不多。直到数据化时代的到来,通过金融科技的介入,金融产业链各个环节得以打通,经济活动中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得以统一,消费、支付、授信、融资等得以瞬间完成,金融核心功能走向融合。以往金融功能单一、独立发展的金融创新,又进入各功能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新阶段,导致前所未有的金融平台、金融业态和金融产品的诞生。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与商业的关系迈入到了“场景革命”,人的供给、需求方便地通过“场景”建立连接,新场景正层出不穷地被定义,新平台不断被新需求创造,新模式不断在升级重塑。场景金融前景广阔,是新技术进步、互联网应用形态创新催生的产物。预计,2019年我国场景金融交易规模将达到6.2万亿元,2023年达到16.5万亿元。
3. 未来的金融机构会往轻型化方向发展。金融机构不再是客户必要去的地方而是随时可得的服务,金融服务会趋向虚拟、无形。任何金融机构存在被替代可能,而金融功能是长存的。银行业通过业务运营集约化,智能化,提升了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改善了柜面服务响应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降低了人工参与量,人力资源存量潜能得到释放。中国工商银行在近20年来,日均量业务量从1000多万笔上升到4亿笔,员工还减少了10多万。目前中国银行业电子银行业务替代率已达到90%以上,银行业务沿着线下为主-线上线下结合-线上为主的方向迅速发展,去机构、去人工是一个渐进但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最终实现银行业的业态变化。资本和风险约束促使银行业走向轻资产发展道路。“轻资本”是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的核心所在,而“轻资产”是实现“轻资本”的必要前提与途径。经济新常态下大型商业银行盈利不可能再持续过去的高速增长,而盈利增速的大幅放缓,又限制了其内生资本补充能力,在新型资本工具的发行渠道尚未完全打通的情况下,资本供给更为稀缺。因此关注融资数量和融资质量及周转速度并重,关注融资增量与融资存量盘活、结构和效率优化并重会成为金融机构的新追求。
以上是我和大家分享的几点想法,谢谢!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来源: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