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16日,美股再次以暴跌收盘。当天三大股指开盘即触发熔断,再次开盘交易后仍未止住跌势。截至当天收盘,道琼斯指数跌2997点,跌幅达12.9%,创下有史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标准普尔500指数跌幅接近12%;纳斯达克指数跌幅12.3%。而此前在3月9日、12日,美股曾先后两次发生熔断。市场人士认为,美股已跌进技术性熊市。那么,接连发生熔断,是否意味着美股史上长牛终结?而导致此轮大跌的元凶究竟是谁?
美股史上长牛是否走向终结?
回顾历史,经历经济危机,挺过“9·11”,美股一路波澜壮阔走来,可以说并未发生过真正不可逆的崩盘。真正影响比较大的是经济大萧条(1929年)、珍珠港事件(1937年)、石油危机(1973年)、互联网泡沫(2000年)以及次贷金融危机(2008年),美股平均跌幅在50%左右。让人记忆犹新的是2000年和2008年这两次。2000年,在欧美及亚洲多个国家的股票市场中,与科技及新兴的互联网相关企业股价高速上升,在当年3月10日纳斯达克指数到达5048.62的最高点时到达顶峰。这一时期股价飙升和买家炒作的结合,以及风险投资的广泛利用,创造了一个温床,使得这些企业摒弃了标准的商业模式,突破传统模式底线,转而关注于如何增加市场份额,最终导致股市泡沫破裂,使得一群最终投资失败的互联网公司关门大吉;2008年那波危机的标志性事件是雷曼兄弟倒闭,接连几家大型投资银行投机失败,华尔街一时暗淡无光。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断言美股彻底崩盘为时过早。时下,为缓解股灾压力,美联储紧急宣布两天之内释放1万亿美元的流动性:12日增加投放5000亿美元的3月期回购;13日继续投放5000亿美元的1月期和3月期回购。力挽狂澜的举措还是起到了一定效果,之后欧美股指、期货曾一度出现反弹。此次熔断后,不排除美联储会采取进一步的举措。此外,到目前为止,直接诱发金融危机的标志性事件还未显现,比如并没有大的金融企业倒闭。这意味着相关方面的承受韧性依然存在,政策行动相应还有回旋空间。
美股史上长牛是否真的走向终结,取决于接下来三方面的持续性走势。一是全球疫情蔓延是否能得到有效控制,投资者恐慌情绪是否得到有效缓解;二是美国国债、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的价格能否进入理性区间,市场流动性紧张能否得到改善;三是相关策略能否持续有效,股价能否有效止跌回升。如果这些方面在短期内无法有明显的改善性好转,经济运行继续停转,股市连续大趋势下跌两周,美股长牛市很有可能宣告终结。
熔断、各种流动性投入,都不是治本之策
美股保持非理性高位多年,纵使“崩盘”论时有发生,美国依然扛过来了,为何偏偏在今年走到拐点?因为,今时已非同往日。以前遇到危机,可以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形式过冬。比如石油价格问题,往年虽然能源行业会受损,但其他诸如汽车、航空、化工等行业会因为成本降低而实现利润。所以,能源价格的波动,可以在正常的市场机制中得到消化。此消彼长,全球经济基本上处在动态平衡之中。
不幸的是,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全球消费预期急转直下,波及供需两端,全球产业链陷入割裂境地,经济金融血脉严重堵塞……而就在此时,油价又出现暴跌,成为引爆危机的导火索。由于全球经济乏善可陈,能源行业的损失并不能靠其他行业获利得到有效弥补,最终只能令尚未完全复苏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一些传统产油国,比如北非、中东地区还遭遇了严重的蝗灾,原本可以靠卖出石油对冲粮食危机,但油“贱”如水苦不堪言。
从当前来看,有效遏制疫情蔓延仍是当务之急。试想,如果疫情得不到严格管控,以新冠病毒的烈性传染速度,大量生产力将受到影响,对经济的影响无法估量。套用中国一句谚语,“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保护好了生产要素,疫情控制后即可迅速复工复产,经济活力可以在短暂停止一两个月后重新恢复到正常水平,而且在疫情应对中还可以倒逼新旧动能转化,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
不得不承认,在疫情全球爆发初期,欧美各国尤其是美国当局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疫情横行肆虐。在全球性群体恐慌之下,投资者信心不在,人们纷纷卖出资产回笼资金以避险,形成全球挤兑之势。
全球股市是全球经济的“晴雨表”,各国能否成功使经济企稳回升,在某种意义上已经不再取决于经济手段本身。所以,多国熔断、各种流动性投入,都不是治本之策。当务之急,就是要在疫情对经济造成严重打击之前,坚决控制好疫情蔓延。鉴于疫情已成全球流行病,因此,全球联合共防共治疫情当成为全球治理的第一大议题。
过度“金融化”值得反思
此次全球股市动荡,也再一次让我们反思有关金融化的问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作为一个历史节点,激发了人们对于美国金融霸权地位的批判性反思。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人们清醒意识到:金融对于现代生活渗透之全面、深刻,意味着所谓的“金融化”现象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讨论中金融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
“金融化”作为一个专有名词,一般指经济体系中利润的创造主要通过金融渠道而不是贸易或者产品生产渠道实现。从抽象层面看,金融化的核心就是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不再遵循马克思笔下“资本-商品-资本”的增值过程,而是直接完成“资本-资本”的增值过程。
“金融化”越多越好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过度“金融化”带来金融高杠杆,将导致金融严重脱离实体经济在金融体系“空转”,进而形成高风险。
20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经历大规模兼并、拆分重组,大量资本从衰落中的制造业退出,转向能获取更高利润的产业,主要是由金融、保险、房地产构成的所谓的“火烧经济” (FIRE:Finance,Insurance,Real estate)。随着企业估值与华尔街的分析联系日益紧密,金融思维也更全面深刻地渗透到全社会。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转向资本市场寻求财务安全和投资机会,不少中产阶层开始将住房视为资产,将养老金作为投资工具。可悲的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不少中产阶级的房产和股市投资都化了泡影。
经济危机是过度“金融化”趋势的严重表征,值得引起警醒。进入新世纪之后,全球发达经济体普遍出现一种现象:劳动收入在总收入中萎缩,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力量对比在迅速向后者倾斜。尤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最为典型,这些国家金融越来越发达,金融化程度越来越高,这一方面助推了经济的繁荣发展,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经济脱“实”向“虚”,埋下经济危机的隐患。
由此可见,美股此轮大跌,究其根本,除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恐怕还是在于美股本身的价格实在太高,严重偏离实体经济本身价值,价格泡沫的破裂存在必然性。因此,相关国家应拿出更多实质性举措,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谨防流动性泛滥引发新的问题。
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