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天是捷克的国庆日。1918年10月28日,捷克斯洛伐克摆脱奥匈帝国的统治,宣告独立。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解体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国家以后,捷克仍将每一年的10月28日定为国庆日。
当年,独立后的捷克斯洛伐克百废待兴,直到1926年4月1日才建立了国家的中央银行——捷克斯洛伐克国家银行(National Bank of Czechoslovakia)。不过,捷克最早的商业银行成立的时间比这家中央银行早了50多年,这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先生所著的《世界金融百年沧桑记忆③》一书中,有一章名为《百年剧变的捷克银行业》,专门讲到了这一段历史。
让我们读一读这篇文章,一起来回顾捷克银行业的发展轨迹,感受世界金融的沧桑历史吧!
图1:捷克国家银行成立20周年(1933-2013)纪念银币
图1是一枚精美的捷克国家银行(Czech National Bank)银币。此银币系2013年2月6日为纪念捷克国家银行和捷克货币20周年所发行。银币直径为31毫米,重13克,面值200克朗。银币的一面是亚光浮雕的波希米亚狮及捷克国家银行的缩写,银币周边环绕着国家名和货币面值;银币的另一面是1克朗捷克硬币虚图及银行大楼外墙及大门,银币周边是国家银行20周年(1993-2013)纪念的文字。银币由捷克著名雕塑家弗拉迪米尔·奥普尔(Vladimír Oppl)设计。他出生于1953年1月19日,毕业于布拉格艺术工业学院,在担任大学教授期间创作了大量雕塑。并为捷克国家造币厂设计了流通硬币(见图2)和许多纪念金银币。
图2:印有捷克波希米亚狮图案的流通硬币
在捷克,你会在不少场合看到波希米亚狮的图案。欧洲有不少国家把狮子作为国家标志,这些狮子略有不同。英格兰的标志是红底黄三狮,爱沙尼亚的标志是黄底蓝三狮,丹麦的标志是黄底蓝狮,卢森堡的标志是蓝底红白横杠狮,保加利亚的标志是红底金狮,捷克的标志则是波希米亚的红底白狮。捷克人的故乡是古老的波希米亚王国,历史上由波西米亚、摩拉维亚和西里西亚组成。图3是有波希米亚狮图案的捷克国徽。国徽左上角和右下角的图案相同,红底上有一头白色双尾狮口吐金舌、前伸双爪、威风凛凛,这是波希米亚(捷克)的徽记;国徽左下角黄底上有一只头戴金冠、胸前有月牙状徽记的黑色雄鹰在舒展双翅,代表着西里西亚;国徽右上角蓝底上是一只与黑鹰形状相似的雄鹰,雄鹰身上呈红白相间的方格状花纹,代表着摩拉维亚。这枚盾徽形象地揭示了捷克的历史渊源。
图3:印有波希米亚狮图案的捷克国徽
命运多舛的捷克国家银行
捷克国家银行是捷克中央银行,图1的银币发行时,该央行仅有20年的短暂历史,相当于是一群数百岁央行老爷爷中的小孩子。这缘于捷克复杂动荡的历史。虽凯尔特人从公元前5世纪左右就定居于此,但波希米亚却是因波伊人(Boii)居住而得名。公元623年,波希米亚建立萨摩公国并以摩拉维亚为中心,大致相当于20世纪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公元830年,大摩拉维亚公国兼并波希米亚,达到鼎盛时期。在摩拉维亚公国瓦解后,波希米亚王国逐步扩大疆域。公元929年被视为捷克建国年。之后,波希米亚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和波兰王国争夺的地区。波兰国王曾一度兼任其国王,卢森堡家族于1436年统治了捷克领土。布拉格是当时欧洲领先的大都市,查理四世建立了布拉格新城、查理大学、查理大桥等,如今这些地方都成了中国旅游者的网红打卡地。15世纪,哈布斯堡家族入主波希米亚,但王国仍保持独立。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解体,波希米亚国王由奥地利皇帝兼任。
在奥匈帝国时期,捷克只是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一个区域,没有完整意义上政治、经济治权,其金融领域亦由奥地利国家银行来发挥部分中央银行功能(见《世界金融百年沧桑记忆2》中的《奥地利国家银行200年》一文)。1847年,奥地利国家银行成立了布拉格分行,成为第一家在捷克营业的股份制银行。1865年成立的捷克王国抵押银行(Hypotecni banka kralovstvi Ceskeho)是一家公共银行,通过接受土地抵押发放长期贷款来支持农业。1890年成立的捷克王国国家银行(Zemská banka královstvíČeského)也不具备中央银行功能。截至1914年底,有25家银行在捷克运营,其中14家是捷克银行(资本2.27亿克朗),11家是德国银行(资本1.346亿克朗)。上述银行的分支机构共171家,其中125家位于捷克。此外,外国银行在捷克有94家分行。可见在奥匈帝国时期,捷克金融资本的实力已不断增强。1873年,捷克银行业资本中,本国资本与奥地利资本比例为1:22,到了1913年,两者比例已大致相等。1918年一战结束,奥匈帝国解体,波希米亚始得独立。1918年10月28日,捷克与斯洛伐克合并,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诞生。
捷克斯洛伐克在脱离奥匈帝国后百废待兴,其领土分割与货币分灶同样迫在眉睫。匆忙间于1919年成立财政部银行管理局,暂行央行金融及货币主权职责,接管外汇管理。1919年,捷克斯洛伐克还迫切需要发行本国货币克朗,谁都明白货币独立是国家政治和经济独立的重要基础。2019年恰是克朗发行100周年,捷克国家银行在布拉格城堡举办了货币和银行主题展览,展览的重头戏是特制了一枚重达130公斤特大纪念金币(见图4)。该金币面额为100万克朗,直径为53.5厘米,厚度为4.8厘米,是目前欧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的金币(全球最大的金币是2017年由澳大利亚造币厂所铸的,金币直径为80厘米,厚度为12厘米,重1000公斤,面值100万澳元)。该金币亦由雕刻师弗拉迪米尔·奥普尔设计。金币的一面是发行于1919年的1克朗邮票的局部图案及捷克中央银行标志;另一面是捷克国徽上的狮子。
图4:捷克克朗发行100周年(1919-2019)特大纪念币
奥匈帝国时代的工业布局主要位于捷克地区,独立后的捷克以奥匈帝国21%的人口继承了奥匈帝国80%的工业产值。但老东家奥地利金融很弱,滥发货币是痼疾,通货膨胀是常态。独立后的捷克斯洛伐克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压力山大,最初两年通胀率都超过50%。为治理通胀,捷克斯洛伐克坚定地实行信贷紧缩政策。捷克首任财政部长阿洛伊斯·拉辛(Alois Rasin)在哈布斯堡时代曾被判处死刑而后又获大赦,后因履职铁腕而被刺受伤。令人可喜的结果是,捷克斯洛伐克货币成为一战后中欧最有价值的货币,邻国大都遭受到天文数字般的通胀冲击。不幸的是,银行业出现危机,大量银行破产倒闭,机构数量急剧下降。等捷克斯洛伐克忙完了火烧眉毛的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大事后,在独立后的第8个年头才腾出手来成立中央银行。1926年4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国家银行(National Bank of Czechoslovakia)成立。国家银行按股份制公司方式设立, 具有1200万美元股本, 分为120,000股,每股100美元。股本的三分之二由私人投资者持有,其余系各州投资。
分家独立,百业待举,动荡的欧洲哪有安宁的小日子过。20世纪30年代初,全球经济危机及奥地利信贷银行的破产给捷克斯洛伐克银行业带来巨大冲击。捷克斯洛伐克银行遭到储户挤兑,股票价格大跌,西方资本撤离,海外资产冻结。捷克斯洛伐克工业生产总值降至危机前60%的水平。同期,捷克斯洛伐克的两次货币贬值使国家的货币诚信严重受损。命运多舛的捷克斯洛伐克银行业好不容易渡过了这场危机,却又迎来更大的灾难。1938年9月,欧洲列强对德国采取绥靖政策,捷克斯洛伐克被迫割让苏台德地区领土,此后捷克斯洛伐克全境被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成为德国的“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1939 年3月15日, 德帝国银行特别代表弗里德里希·米勒(Friedrich Müller)趾高气昂地来到捷克斯洛伐克国家银行宣布对其进行接管。捷克斯洛伐克国家银行被迫改名为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国家银行,隶属于德国央行。德国强迫捷克斯洛伐克国家银行将黄金储备转移到德国央行,纳粹德国先后强征硬抢了捷克斯洛伐克45.5吨黄金。德国还指定了8.33 捷克斯洛伐克克朗兑换1德国马克的不平等汇率,以近似掠夺的价格购买捷克斯洛伐克货物。纳粹德国严格限制捷克斯洛伐克资本流动,剥夺其外汇管理权,使捷克斯洛伐克货币名存实亡。纳粹德国采取恐怖手段,剥夺犹太人股权,解雇犹太籍雇员,犹太人被迫将所有贵重物品存放在捷克斯洛伐克国家银行,供德国使用。此外,德国军队、公司及个人购买捷克斯洛伐克货物或服务,抑或捷克斯洛伐克公司出售货物或劳务,只将“白条”记账于德国国家银行。德国强行要求捷克斯洛伐克银行购买德国的债券,至1944年中期,捷克斯洛伐克银行账户上的德国证券数量已近140亿克朗,几乎占银行业资产负债表总额(约495亿克朗)的三分之一。德国纳粹还在捷克斯洛伐克滥发货币。1938年秋,仅有140亿克朗在捷克斯洛伐克流通,到1945年4月30日,流通货币已达944440亿克朗,增长了6746倍。捷克斯洛伐克物价飞涨,黑市盛行,外汇枯竭,财政金融悲苦至极。据1948年捷克斯洛伐克国家银行的统计,纳粹德国在占领捷克斯洛伐克期间仅对捷克斯洛伐克金融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到令人恐怖的649亿克朗。
盖世太保强行控制银行,开始由弗里德里希·米勒担任特别专员,后由德国经济部赫伯特·温克勒(Herbert Winkler)接管。自1942年起,捷克斯洛伐克金融部门被授权给由德国人瓦尔特·贝尔奇(Walter Bertsch)领导的经济和劳工部管理,以利于德国金融当局进一步渗透进捷克斯洛伐克银行。银行董事会被迫改组并补充入德籍人士,捷克斯洛伐克国家银行公认的专家罗伯特·曼德利克和埃米尔·劳斯蒂格被强制辞去董事会职务。管理层的德意捷克人埃里希·施图尔姆(Erich Sturm)凌驾于银行的CEO之上,他招募德国官员(包括纳粹成员),强制捷克斯洛伐克银行家执行他们的命令,迫使银行资助纳粹政府及其镇压活动。银行副首席执行官瓦茨拉夫·瓦内克(Väclav Vanék)因不服从交出黄金的命令,于1940年春被捕,两年后被处决。1943年,银行前董事长维莱姆·波斯皮西尔(Vilém Pospíšil)因盖世太保审讯的后遗症而死亡。1945年4月,捷克斯洛伐克国家银行董事长弗兰季舍克·拉迪斯拉夫·德弗拉克(František Ladislav Dvorák)和首席执行官弗兰季舍克·佩鲁特卡(František Peroutka)也被拘留,所幸因战争处于混乱期而逃于一死。整个德国占领期间,捷克斯洛伐克国家银行共有11名高管被处决或被折磨致死。1939年,捷克斯洛伐克有2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至1945年,只剩8家在苟延残喘。捷克斯洛伐克经济中重要的银行被德国资本所兼并或控制。
图5:1939年纳粹德国期间德意志银行银章
1945年,捷克斯洛伐克领土被苏联军队解放,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成立,银行业全部收归国有。1948年,捷克斯洛伐克仿造苏联的单一银行模式,首先实行国有化的是捷克工商银行(Živnostenská banka)。1950年,捷克斯洛伐克国家银行国有化。在纪念捷克斯洛伐克国家银行25周年而出版的小册子的标题页曾写着列宁这样一句话:“只有银行国有化才能确保国家知道成万上亿的资金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从哪来到哪去。”这或许是计划经济时代人们对社会主义金融的认识。几年之内,捷克斯洛伐克的银行最后合并成四家:捷克斯洛伐克国家银行——兼有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功能;在斯洛伐克地区保留的斯洛伐克塔特拉银行;在捷克地区仅保留的两家商业银行,一家是提供短期贷款的贸易银行——捷克工商银行(Živnostenská banka),另一家是新成立提供长期信贷的投资银行(Investiční banka)。储蓄银行和信用社在立法上并未被看作是银行,而是将其作为特殊性质的金融机构进行了整合。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银行成为国家财政的一部分。1965年前,捷克斯洛伐克国家银行首席执行官由财政部任命。计划经济的低效率和不平衡使社会产生了对金融改革的需求。1965年后,国家银行的功能受到了重视。1989年11月,在捷克斯洛伐克政治变革后,捷克与斯洛伐克的关系逐步产生裂痕。虽然彼此没有积怨,边界清晰,文化和种族也有亲缘,但经济利益、产业结构、政策分歧导致双方渐行渐远,矛盾加大,最终破镜难圆。自1992年9月起,捷克斯洛伐克国家银行开始为“离婚”做准备。1993年1月1日,捷克与斯洛伐克正式解体。国家银行的资产、存贷款在两个继承国之间被分配。两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产负债和联邦预算应收款、外汇储备分别按2.29:1和2:1的比例划分。之前的多次分家经验使这次分家十分平稳。捷克中央银行的历史又从头开始,总部设在布拉格,并设6个分支机构。捷克国家银行的最高管理机构是银行董事会,其成员包括一名行长、两名副行长和四名执行董事。捷克中央银行基本仿照西欧模式。银行董事会的所有成员均由国家总统任命,任期为六年。捷克银行体系包括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包括综合性商业银行、专业银行(政策银行、投资银行、抵押银行、建筑互助协会等)、储蓄银行和信用合作社。捷克是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银行业在捷克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4年5月,捷克加入欧盟。捷克国家银行成为欧洲中央银行及欧洲金融监管体系的一部分。2006年,捷克被世界银行列入发达国家行列,进入了“新欧洲追赶老欧洲”的时期。
最早的捷克商业银行
图1那枚捷克中央银行成立20周年的银币是我在捷克国家银行造币厂门市部买下的,花费了我20多欧元。然后,服务员又拿出了一枚银行题材银币,居然要价200多欧元,令我十分吃惊,这两枚发行期相差不远的银币居然价差近10倍。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图6就是这枚捷克工商银行成立146周年的纪念银章。银章直径为37毫米,重1盎司。它是为纪念捷克第一家商业银行而发行。价格昂贵的原因就是发行量稀少,此银章仅发行了39枚。顺便介绍一下,中东欧国家中央银行发行纪念币章的发行频率低,发行数量少,发行量在3000枚之内的一般售价为人民币200多元一枚。银行有时会发行一些缩量银币以吸引收藏者,如发行量控制在250枚之内的,其售价可能提高到1000元人民币左右,从而保持着银行良好的纪念币发行声誉。
图6:捷克工商银行成立146周年(1868-2014)纪念银章
19世纪下半期,捷克初创工业企业信贷需求激增,商业银行快速扩张。奥地利和德国的银行到捷克开设了分支机构。随着捷克民族资本的崛起,捷克首家信用合作社(Schulze-Delitsch)于1858年在维拉斯姆(Vlašim)成立。1868年12月,首家捷克资本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捷克工商银行(Živnostenská banka)在布拉格成立,该银行注册的全称为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贸易银行。首批股东537人,资本100万兹罗提,次年提高到200万兹罗提。该银行管理委员会由著名捷克政治家弗兰季舍克·拉迪斯拉夫·列格尔(František Ladislav Rieger)博士、费迪南德·乌尔巴内克(Ferdinand Urbánek)和J·S·斯科雷伊绍夫斯基(J. S. Skrejšovský)组成。1969年,帕维尔·库兹玛尼(Pavel Kuzmány)担任首任行长。捷克工商银行专注于为捷克中小型企业融资服务。1872年5月,捷克工商银行在维也纳成立了分行。1872 年5月,金融危机银行业损失惨重,布拉格19家银行机构中只有5家银行幸存。捷克工商银行也未能幸免,知道20年后才爬出泥潭。
图7: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捷克工商银行发行的战争融资海报
图7为一战时期捷克工商银行发行的战争融资海报。海报上的人物系希腊智慧女神雅典娜, 雅典娜被认为是最仁慈的神灵, 具外交官或调停者的特长。
捷克工商银行没有气馁,仍在寻求新的增长机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 捷克工商银行的业务不仅着眼于捷克本土,还扩展到维也纳、克拉科夫、利沃夫和的里雅斯特,甚至在塞尔维亚信贷银行(Serbian Credit Bank)也有少数股权,其资本占捷克银行业的三分之一。一些捷克银行家也过度自信,甚至想建立“斯拉夫银行”来服务整个斯拉夫区域经济。不过矮檐下的银行岂能直腰。当时,奥匈帝国正处战争之中,多达40%的战争成本由债务融资解决。由于捷克工商银行不愿认购战争债券,银行的副总经理安东宁·蒂尔(Antonín Tille)遭到奥地利军事当局的逮捕,直至战争结束才停止审判。191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成立,捷克工商银行依然是新国家的最重要的银行,并成为中欧和东欧最主要的银行。捷克工商银行在支持捷克工业化和大型企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银行资本控股了60家大型企业(包括捷克最大企业),还大量回购外国投资者握有的捷克企业股份。银行与政府保持良好关系,银行一些高管还成为政府的高级官员。银行拒绝外国投资者入股,希望保持自己的本土性和独立性。
悲惨的中东欧国家的地理位置正处于欧洲列强的砧板上,覆巢之下,焉有完卵。1938年,德累斯顿银行接管了捷克工商银行在苏台德的分行。在德国完全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后,捷克工商银行虽是唯一没有被纳粹吞并的捷克银行,但在暴力胁迫下,捷克工商银行被迫购买了将近10亿克朗的德国战争国债,相当于银行资本总额的三倍。捷克工商银行小心翼翼地经营捷克中小企业客户,避免与德国银行发生竞争冲突,被迫接受来自占领当局的“托管”,屈辱地在阴影下生存。
二战后,捷克工商银行被国有化,成为仅存的信贷银行。1948年,布拉格信贷银行(Prague Credit Bank)包括其纽约办公室被并入该银行。在冷战的铁幕下,捷克工商银行在伦敦等其他海外机构的业务经验得以发挥,成为捷克斯洛伐克与西方社会之间仅存的贸易和外汇往来的微细血管。随着中东欧银行改革的推进,捷克工商银行基于其海外业务经历,于1992年它成为中东欧地区首家私有化银行,德国BHF银行入股占比40%,国际金融公司(IFC)入股占比12%,捷克的投资基金和个人投资占比48%。之后,德国银行公司(Bankgesellschaft Berlin)成为捷克工商银行的大股东。再后来,捷克工商银行的股权几经变化。2002年,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UniCredito Italianocho)成为捷克工商银行的老板。2006年,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收购捷克另一家银行HVB Bank Czech,并将控股的两家捷克银行合并,并改名为捷克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有着130多年历史的捷克工商银行寿终正寝,唯留下难以磨灭的金属记忆。
图8:捷克工商银行总部大楼
捷克工商银行银章上有其总部大楼的图案。自1869年创建后,捷克工商银行最初租用大楼营业。1972年,它搬迁到另一幢大楼。在银行业务蓬勃发展后,新建办公大楼的想法开始实施。设计师奥斯瓦尔德(Osvald)提供了设计方案,著名雕塑家安东宁·波帕(Antonín Popp)等人完成大楼的外观和内饰的装饰。建筑最具特色的是精美异常的神像和狮子雕像,它们是天才雕塑家博胡斯拉夫·施尼奇(Bohuslav Schnirch)和安东宁·波帕的作品。大楼具捷克现代功能主义风格,是完美的建筑艺术,成为布拉格城市和捷克工商银行的象征(图8)。有意思的是,中国华信公司在捷克大肆购并的那段时期,曾将捷克工商银行总行的这幢大楼纳入囊中,一度想将其作为捷克国宝水晶艺术的展示馆。然而“黄鹤一去不复返”,不知在华信变卖资产后,该银行大楼去向了何处。
首家捷克储蓄银行
储蓄银行的诞生与欧洲互助合作运动密不可分。18至19世纪,储蓄银行从德国、瑞士起步,在英国兴起。1819年10月,奥地利诞生了储蓄银行。储蓄银行鼓励贫穷人群节俭自立、进行小额储蓄以备不时之需,并筹集零星储蓄资金为社会提供短期和中期贷款。19世纪上半叶,捷克活跃着不少私人兑换所,它们以高息出借资金。受市场需求和奥地利储蓄银行的启示,1824年,捷克储蓄银行在布拉格创建,于825年2月12日开业经营,成为捷克首家储蓄银行。1844年,储蓄银行法规出台。1883年,捷克邮政储蓄机构(Poštovní spořitelní ústav)成立。储蓄银行专注于小额存款人和发展非现金支付,因为独立后的捷克斯洛伐克不同于哈布斯堡王朝,它没有传统的私人银行可以依靠,没有富裕贵族和王室财富提供资金,只能依靠小型企业和个人储户的存款来支持其经济发展。在捷克银行业国有化及撤并时,储蓄银行却被保留了下来,并接管了区域储蓄银行和信用合作社。在社会主义时期,捷克储蓄银行与捷克国家银行一起,成为国家信贷资金的主要提供者。1991年年末,捷克储蓄银行成为股份制银行。经过近200年的发展,它成为捷克客户、员工、消费贷款和存款规模最大的银行,有700家分行和1500台自助设备遍布全国。2012年,捷克储蓄银行总资产为485亿美元,股东权益为49亿美元。
东欧剧变后,中东欧出现了银行私有化的热潮,由于长久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的国有银行体制僵硬,观念和技术落后,不少银行出现了巨额亏损,政府及社会公众对银行失去信心。1996年,捷克储蓄银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濒临破产,捷克政府被迫出售储蓄银行的股权。2000年,奥地利第一储蓄银行趁机收购捷克储蓄银行52%的股权,并在随后两年将持股份额增至98%,捷克储蓄银行成为奥地利第一储蓄银行的组成部分。2018年,奥地利第一储蓄银行成为捷克储蓄银行的唯一股东。有个故事值得说一下。20世纪90年代,中国工商银行成为世界储蓄协会成员,一度与一些国外储蓄银行有交往。1998年,我在任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期间,接待了来华访问的捷克储蓄银行代表团,并在上海大厦宾馆招待了该行行长。在大厦阳台眺望对岸浦东正在建设的高楼集群时,该行行长喃喃地对我说:“(看到这么多大楼),我知道你们(中国)是很有钱的。”他又说:“你们千万不要开放,你们是弄不过他们(西方)的。”我回答说:“邓小平教育我们,只有开放才能取得进步。”2001年,我在任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期间,去捷克参加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期间我约见了捷克储蓄银行行长。当时,有一位年轻人一同前来,原来捷克储蓄银行刚被奥地利第一储蓄银行收购。会面中只见捷克储蓄银行行长举止谨慎、言谈嗫嚅,而奥地利第一储蓄银行派驻的年轻人则趾高气昂,言语轻飘。见此场景,联想起那位行长曾说的话,我十分感叹。20世纪90年代早期,中东欧政府应西欧的劝说和指引,将大量国有银行股权出售。至今人们对此见仁见智,争议不绝。
艰难的捷克银行业改革
在“布拉格之春”被扼杀后,捷克的经济体制更加僵化。1989年,捷克私营企业领域仅有1.25%的劳动力和2%的注册资本。银行业高度集中,四大银行占捷克银行业总存款的80%和总贷款的70%。1989年,捷克银行业不良贷款率达20%。上世纪90年代初,捷克计划经济解体,原有的苏联东欧之间的贸易体系被打破,来自国际及市场的冲击加剧,导致社会经济危机凸现,恶性通胀和严重失业并行。1991年,捷克通货膨胀率高达58%。1990年后,捷克银行业遵循了欧洲银行业的模式,将单一银行分解为中央银行与多家商业银行,其贷款从中央银行转移到商业银行。但国有商业银行在继承了垄断性的资金和信贷市场的同时,继承了历史遗留坏账和传统经营体制。集权放松与惯性经营没能缓解银行积淀的不良资产,相反因约束软化和缺乏风控及监管,银行的状况加速恶化,加之资本市场并不发达,银行融资压力陡增。政府又希望捷克国有银行发挥金融维稳的作用,自1990年起,两家国有大型银行为捷克银行系统提供了将近6000亿克朗的救助。
为摆脱银行危机,捷克先对原国有银行存在的巨额不良资产进行了清理和整顿,企图为国有银行的民营化改革提供条件。1991年,捷克成立国有的“坏账银行”(Consolidation bank),国家注入50亿美元,承接了1220亿国有企业长期拖欠的债务,并设立国家财产基金(National Property Fund, 简称NPF),发行了500亿克朗的5年期无息债券,其中380亿克朗用于核销银行坏账,120亿克朗作为资本注入银行。使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从1.5%提高到了4.5%。国家财产基金还负责管理国有企业的股份。“稳定计划”的另一措施是通过捷克金融公司接受小银行和金融企业的不良资产,帮助它们提高自身的资本充足率。随后,捷克推出了银行业改革方案,期冀建立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完善公司治理和外部约束。中东欧银行业的转型变革一直受到中国金融界的关注。其实,中东欧银行业最初改制各有不同,具体有三种国有银行产权改革方式:一是首次公开上市(IPO),如波兰模式;二是以私募方式引入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如匈牙利模式;三是股权凭证分配,如捷克模式。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僵硬的国有银行体制、观念、人才及技术都不适应转变中的市场经济,企业大批倒闭,多数银行出现巨亏,政府遂将国有股权易主以卸掉包袱。西方跨国公司和银行得以低廉的价格收购中东欧核心企业。当时,捷克的国家财政状况相对较好。除1991年外,之后几年通货膨胀率都在10-20%之间,财政赤字不高,外债也较少。捷克社会民主主义传统浓厚,平等观念深入人心。捷克国民不愿意国有资产被外资收购,但本国人又没有能力购买国有资产,于是捷克实行了“只分不卖”的“证券私有化”政策。这一政策比较透明与公正,降低了政治成本,也避免了敏感和复杂的定价问题。当时,捷克总理克劳斯提出:“在起点平等的基础上找到最初的所有者,在(竞争)规则平等的原则下产生最终的所有者。”捷克选择的私有化道路是把国有资产的价值主体以投资券的形式在国民中进行平均分配,再由民众在开放性的股市中选购国企股票。
捷克第一波证券私有化是在1992年12月发起的。年龄超过18周岁且长期居住于捷克的公民在支付约35美元的登记费后可以获得股权凭证簿(一般值1000个投资点)。当时,多数捷克民众对于资本市场的运作并不熟悉,在资本实力、信息资源上都处于明显劣势,捷克政府设置和发展了多个私有化投资基金(IPF)来帮助民众进行投资。个人投资者通常不直接投资公司股票,而是通过投资于不同的基金进行间接投资。为避免股权的过分集中,匈牙利政府对基金持股作了限定:每个投资基金对任何一家银行(企业)的总投资份额都不得超过该银行(企业)股份的 20%.
捷克主要的国有银行是股权凭证分配的对象。经过两波证券私有化之后,1993年,捷克银行体系的资本充足率达到12.21%。国有银行股权结构产生了变化,一是股权分散化,大部分股份为投资基金持有,少部分股份为数量众多的公众持有,外资银行的进入程度较低。二是国有大银行既是产权改革的对象,又通过投资基金成为持股的主体,从而形成交叉持股,有的银行股份甚至为自己发起设立的投资基金所掌握。在第一波证券私有化过程中,投资基金占总发行证券的71%,其余则为个体投资者所持有。投资基金中有11个基金是由银行发起设立的。而捷克的大银行在国有企业转型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参与第一波私有化计划的三大国有银行——捷克商业银行、捷克储蓄银行、捷克投资和邮政银行——所设立的三大基金的持股总量占25%。在第二波证券私有化过程中,捷克银行的基金持有的证券为其发行总量的63.5%,其中由银行基金构成的前5大基金的持有量为21.1%。银行同时成为企业的股权和债权拥有者,存在着利益冲突。三是国有股仍占控制地位。至1995年年底,政府经由国家财产基金在四大银行中仍保持着“核心投资者规模”的股权份额。在两个最大的银行,国家保留了主要的所有者权益。
至1994年,捷克有4800余家国有企业完成了改革,私营部门的产值占GDP的75%-80%。其中,小型企业(包括小型银行)基本被出售给了国内外投资者。但捷克对大中型国有企业和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更为谨慎,至1995年,上述企业股份以价值计,50%是通过股权凭证平均分配给民众。40%保持国有,出售给外部所有者的仅5%。由于证券平均地分给所有人,从而造成了股权分散,没有一个基金持有超过10%的股份。虽然这样防止了外部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但银行没有形成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没有建立市场化的激励机制,经营绩效改变不明显,甚至出现了内部人控制的现象,软约束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捷克银行一度不将资金进行商业借贷并关注私有企业的重组和竞争力,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投机性的收购兼并上,导致经济失去了发展动力而停滞不前。在剥离了大量不良贷款后,1994年,捷克的不良贷款率仍高达35.8%。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捷克银行系统又陷入危机。开始主要涉及小银行(如波西米亚银行),随后波及至两家国有资本控股的大银行——捷克储蓄银行和捷克商业银行。捷克储蓄银行接近破产,捷克政府宣布向国外战略投资者出售银行业中的国有股权,希望引入西方资本和技术,通过市场化道路来解决捷克银行业存在的问题。同时,捷克政府鼓励国内银行业整合重组以增强竞争力,此时外资银行借机进入。1997年7月之后,日本野村投资银行曾一度购买了捷克投资和邮政银行46%的股权,但在想绝对控股的愿望落空后,又将股权卖给了比利时联合银行(KBC)控股的捷克斯洛伐克贸易银行(CSOB)。捷克的第四大国有银行也卖给了比利时联合银行。2001年,捷克最后一家大型国有银行——捷克商业银行——60.4%的国有股权全部出售给了法国兴业银行(Société Générale)。捷克单一国有产权产生了多元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的变化。1995年,外资银行总资产占比为16.6%。2002年,外资银行总资产占比为85.9%。在37家捷克银行中,外资银行已经占26家。
图9:捷克加入欧盟纪念银章
图9为2009年捷克加入欧盟的纪念银章,该银章由捷克造币厂制造。银章直径为31毫米,重13克,面值200克朗。
中东欧国家金融结构不甚合理,信贷结构明显短期化,社会投资和资本形成不足,利率、汇率波动又大,商业银行一般不愿意发放长期信贷。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后,经济发展对欧盟资金依赖大。在2007-2013年的欧盟预算期内,中东欧的欧盟成员国接收的欧盟资金占年均GDP比例在11%-25%之间。其中,包括捷克在内的的维谢格拉德四国获得了1390亿欧元的欧盟资金。在2014-2020年欧盟预算期内,维谢格拉德四国又获得了欧盟1503亿欧元的资助。中东欧国家外商投资中来自欧盟的占比在80%左右。中东欧国家很多重点产业或大型企业被西方国家资本控制或主导。在中东欧地区500强企业中,外资持股比例普遍偏高,其中波兰为57%,捷克为63%。长期以来,中东欧国家习惯于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欧洲投资银行、世界银行等多边开发机构的资金支持,2007-2013年,欧盟结构基金对中东欧地区交通基础设施领域投资超过800亿欧元,并配套当地政府及其他资金共同投资。上述资金虽然期限长、利率低,但无法满足中东欧国家的建设需求,不少中东欧国家的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面临老化,急需改造升级。此外,欧盟资金对中东欧地区基础设施投资中的商业化投资具有较强的挤出效应,中东欧国家有些不习惯,它们不擅长利用商业性资金。世界通用的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和BOT(建设-经营-转让)等成熟模式在中东欧地区推广并不顺利,因其回报低、期限长,商业性金融资本介入较少。同期投向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私募投资仅13亿元。如果英国脱欧导致未来欧盟的扶持资金递减,对中东欧的金融业可能会带来挑战。
在中东欧银行业转型时,欧洲倡导或要求其银行业私有化。然而,在出售本国银行股份的“蜜月期”过去后,中东欧银行业开始感到不适。外资银行逐利优先,喜好为管理良好、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企业融资,中东欧中小企业难以从外资银行得到金融服务,金融逐利性和包容性之间产生冲突。当一国金融体系以外资银行为主时,独立货币政策的传导开始失效,逆周期调节政策受到欧洲银行信贷政策的阻扰,宏观调控和防范金融危机方面的能力降低。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期间,欧洲银行自顾不暇,要求在中东欧的子银行限贷,放贷规模不得超过其在当地所吸收的存款规模,甚至紧缩贷款,退出投资,撤出资本,使其所在国家“无病吃药”。一些国家抱怨它们是在为欧洲银行的贪婪和失误买单。因此,一些中东欧国家(如波兰等)又在适度地进行国有化,希望降低对西欧资本的依赖。鼓励国内储蓄,鼓励本币贷款,适当限制外币贷款,以期调整金融结构。
2019年,捷克在举办克朗货币100周年纪念展时,引用了公元前1世纪著名的罗马政治家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的一句话:“历史是生命的导师(Historia est magistra vitae)”。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转型过程中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既要提升国有银行效率、效益和质量,又要发挥国有银行宏观调控、扶持薄弱环节和提供社会福利方面的效用。两者如何协调平衡、统筹兼顾,国家对银行体系的股权如何参与,确实是一个迫切而又两难的命题。
本文原标题为《百年剧变的捷克银行业》,节选自《世界金融百年沧桑记忆③》,姜建清著,中信出版集团出版(2020年4月第1版),P401-P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