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8月29日,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发起主办“2022全球资产管理中心评价指数发布暨第二届中欧资管论坛”,现场发布《2022全球资产管理中心评价指数报告》,并邀请业界专家共同研讨多重冲击下全球资管格局变化与行业发展趋势。本次活动得到了上海证券报、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上海陆家嘴金融城发展局、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联合主办支持。
从左到右:张凤明、张维炯、肖健、金鹏辉、姜建清、汪泓、叶国标、盛松成、赵欣舸,共同发布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编制的“2022全球资产管理中心评价指数”。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理事长汪泓,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上海分行行长金鹏辉,上海证券报董事长、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董事长、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董事长叶国标,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陆家嘴管理局局长肖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战略学教授张维炯,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高级学术顾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与金融学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总裁张凤明,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与会计学教授赵欣舸共同启动“2022全球资产管理中心评价指数”发布仪式。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理事长汪泓致辞
汪泓指出,上海正积极谋划国际金融中心升级版建设,持续推进开放创新,加快筹建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研究推动一批有首创性、引领性和显示度的金融举措落地,把上海建设成为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抓手。继2021年发布首期“全球资产管理中心评价指数”报告后,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进一步完善推出“2022全球资产管理中心评价指数”报告,为上海全球资管中心建设提供专业智库价值。“如果说,首期资管指数是‘从0到1’的初步尝试,那么本期指数则得到进一步提升。”汪泓表示,相信经过持续跟踪研究和努力,全球资管中心评价指数将更为科学、完善,也定将为上海全球资管中心建设带来更有价值的启示。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上海分行行长金鹏辉致辞
金鹏辉认为,全球资产管理中心评价指数全面反映了全球资管中心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为市场参与者、政策制定者、行业研究者提供了重要参考,对于认清上海与全球成熟资管中心的差距,明确上海建设全球资管中心的努力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建设全球资管中心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迈向更高能级的必由之路,“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居民的财富保值增值与养老保障的需求日益增加,人民币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都为资管行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上海证券报董事长、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董事长、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董事长叶国标致辞
叶国标指出,虽然近几年不确定性挑战增多,但我国资管市场依托国家经济的整体实力,依然发展稳健,在资管规模、机构实力、发展前景等各方面均取得了较大成效。通过“全球资管管理中心评价指数”,追踪全球资管中心最新发展动态,与全球领先的资管中心对标分析,明优势、找差距、查不足、指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相信“全球资产管理中心评价指数报告”有望成为指导行业发展和政策制定的风向标和观察哨。
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陆家嘴管理局局长肖健致辞
肖健介绍,陆家嘴已经成为全球资管机构在国内的重要集聚地和展业地,汇聚了13个国家和地区的114家各类外资资管公司,包括全球排名前10的有9家;全国近1/3的公募机构、全国前10大保险资管机构的5家、全国前3家外商独资公募机构以及全国头部的中外合资理财公司。作为行业发展的“晴雨表”,2022年全球资产管理中心评价指数的正式发布,对于陆家嘴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推动行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将提供更多有益参考。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与会计学教授赵欣舸
赵欣舸对《2022全球资产管理中心评价指数报告》作了概述。他指出,相较2021年,本期指数报告在多层次指标体系、定量指标和权重赋值等方面都作了优化完善。最终结果显示,纽约仍以绝对优势领跑全球资管中心,伦敦、波士顿、新加坡、香港紧随其后,芝加哥与上海并列第六,巴黎、多伦多、洛杉矶进入前十。其中,新加坡较去年上升1位、香港下跌1位;芝加哥上升3位,上海上升2位,多伦多上升3位,巴黎下跌2位,东京下跌1位滑出前十。此外,都柏林、卢森堡、法兰克福和苏黎世等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也十分接近。
表:2022年全球资产管理中心综合排名
来源: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2022全球资产管理中心评价指数报告》,2022年8月29日。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上海在指数中的排名由去年第八位上升至并列第六位,客观反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稳固的基础底盘,上海金融市场总量及综合竞争优势明显。在沪中外资管机构中高层管理人员开展的主观感受问卷调研结果表明,在沪中外资管机构对今年下半年乃至全年的资管业务规模持乐观态度,平均有52%的反馈认为2022年上海资管业务规模将较2021年进一步扩大。
总体而言,2022年全球资管中心建设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全球资管规模增幅疲软。二是资金净流出欧洲,流向美国国债。三是亚洲金融业受疫情影响趋弱。此外,报告还对全球ESG资管产品与上海ESG市场机遇作了专题研究。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兼职教授、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
姜建清在 “在变革中实现全球资产管理中心目标” 的主旨报告中讲到,多重冲击下,全球资产管理行业出现了增长疲软现象,尤其是以欧洲资产为主要投资标的的资产管理规模明显下滑,但资产管理行业仍然是目前全球金融服务业中资金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其对于中国经济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上海与纽约、伦敦的差距集中在供给端和业务端,尤其是有影响力的头部机构短缺,全球前50大资产管理仍缺中国公司的身影。上海资产管理虽然起步晚,但进步快,经济增长的韧性和长期向好的态势明显。
他同时认为,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将重塑中国的金融结构。全球金融业通过原有的高资本消耗和重资产获得微薄利润的发展道路不可持续,在全球低利率和负利率发展趋势情况下,资产管理业务有利于减轻利率市场化的冲击。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前景巨大,但现阶段该领域在立法、政策以及监管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高级学术顾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与金融学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
盛松成就“央行降息、缩量操作与资产管理”主题发表了演讲。他表示,目前中国经济恢复和放缓并存,但政策利率持续下调的可能性不大。他认为,今年7月份,信贷收支表当中的人民币贷款增加6790亿元,而社融当中的人民币贷款金增加4088亿元。两者大幅相差2702亿元,这也意味着商业银行贷款很多资金流入金融体系,而没有流向实体经济,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资金空转”。而央行近日降息和缩量操作,以及LPR的非对称下降,既体现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也有助于抑制资金空转。
对于中国的物价走势,盛松成表示,今年3-6月的CPI几乎每个月都在上升,未来几个月通胀仍可能持续上升,个别月份甚至可能突破3%,而全年突破3%的概率不大。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 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文
李文在“坚持高质量发展,助力上海全球资管中心建设”的主旨报告中表示,伴随我国资管行业的发展历程,上海经过三十年的持续发展,已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资管中心,并形成了资管机构充分集聚、要素市场高度齐全、直接融资大力发展、国际化程度较高、金融科技加速推进五方面的优势。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我国资管行业也迈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需要在行业定位和功能、发展空间和机遇、发展趋势和挑战等方面寻求新的突破。展望未来,面对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资管中心的目标,面对前所未有的行业机遇和挑战,上海资管行业应深入践行“责任、专业、创新、开放、长期、合作”六大发展原则,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圆桌研讨I
随后,六位中外资资管机构的业界专家分别就“国际资管格局变化与前瞻”和“国内资管行业趋势与机遇”展开圆桌讨论。
当前中美利率倒挂,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触及两年低点,这是否会影响四季度国际资管机构对我国金融资产的信心?就这一问题,来自PIMCO(品浩海外投资基金)的总经理周玲玲认为,无论对持续在中国经营展业的信心,还是对中国资产的信心,外资机构都没有发生变化;贝莱德建信理财总经理纪冰表示,贝莱德相信中国市场的弹性、与日俱增的开放性,将持续吸引国际投资者。从实际的资金流动情况看,今年上半年亚太地区投资中国的主动股票策略约流入7-8亿美元规模,流入被动型策略的规模更是高达20余亿美元,就是对中国资产信心的佐证。路博迈基金副总经理汝平也表示,资管业务是马拉松,具有长期性,不会因为市场短期的波动而出现变化。
疫情带来投资风险偏好的降低也不容忽视。对此,上述嘉宾均认为,多元化资产配置是疫情下最合适的投资策略。此外,对国内ESG领域,尤其是ESG ETF相对较少的原因,周玲玲认为,投资者教育不足是最主要的因素。纪冰指出必须要有权威的指数公司及相关服务供货商把ESG的标准用一个很清晰的、可投资的方式明确下来。汝平表示,目前在国内推广ESG产品的困难之处是投资人认为这是理想主义而非实用主义,但实际上,对于构造ESG投资框架体系中注重长期业绩的产品,ESG并不会产生拖累。
圆桌研讨Ⅱ
面对动荡的金融市场,国内的公募基金行业在经历了多年的飞速发展之后,很多优秀的基金管理人已经实现了指数级的资产规模增长,国内头部的基金公司如何管理大规模的资本?东方红资产管理联席总经理胡雅丽认为,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打造专业、开放、多元的投研体系,同时围绕投资者需求,提供不同风险收益特征、风格清晰稳定的产品及专业服务。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何海峰认为,人才、平台、稳定和风控是四大要素。中欧基金副总经理许欣表示最大的挑战在于组织和文化,从纵向结构变成网状的横向结构更能支撑管理大资金。
关于未来上海如何聚集更多的资管人才,何海峰认为,机构的长期激励较为有效,包括股权激励,薪酬激励等;胡雅丽则表示,可以优化人才准入的政策,提供落户安置等系列配套政策,建立长效激励机制,鼓励高校开设相关课程,深化产教合作,培育资产管理行业基础性人才。许欣指出,吸引优秀的人才,首先要用市场化的方式运作,其次要有一定的竞争性,有序竞争。
当前,在积极引进外资资管机构的同时,本土资管机构也正在“走出去”,尤其是公募基金,这会起到怎样的作用?胡雅丽认为,这将有利于提高国内资管机构对于全球资产的定价和配置能力。何海峰认为一是要增强核心能力,二是要发挥集团的优势。许欣则表示,“走出去”将推动我国整个资管行业拥抱变化,不断迭代。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政研室副主任刘功润担任指数发布及论坛活动主持,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孙丹主持圆桌研讨环节。此次活动在新华社、第一财经、经济观察网、凤凰网、每日经济新闻、百度、新浪财经、中经传媒智库、华尔街见闻、鲸平台、爱奇艺等多家媒体同步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近百万。